中國式父母似乎是無所不能的。由廈門市公務員局舉辦的2014年首場高校畢業生人才交流大會昨天在濱北體育中心舉行,一些爸爸媽媽過分“搶戲”引發面試官一籮筐疑問:“你的孩子呢?為什么不自己來?他(她)在哪……”
實事求是地說,在答案揭曉之前,很多人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不然,恐將驚掉下巴。譬如,有一位爸爸說,兒子在家打游戲,而且已經打了兩三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招聘會共有350家單位提供近6000個職位,涵蓋各層次各專業崗位,其中營銷、機械、電子、貿易類專業人才及生產管理一線的儲備干部需求旺盛。
收10份簡歷
3份是媽媽投的
某通信公司招聘專員陳小姐告訴記者,交流會開始不久,她就遭遇了三個經紀人式的媽媽。說白了,就是各種代勞,比如媽媽A帶著女兒前來應聘,“孩子坐著,媽媽彎著腰跟她交流。整個過程都是媽媽在回答,孩子基本不說話”。陳小姐說,當聽到接線員崗位需要上夜班,孩子眉頭一皺,一旁的媽媽忙說:“把生物鐘搞亂了,影響健康怎么行?”
陳小姐因此推薦她們應聘門店營業員,那位孩子仍然不吱聲,媽媽又一次代答:“我女兒性格內向,不太合適做營業員。”陳小姐數了數桌上的簡歷,說: “收了10份,有3份是媽媽代投的,其中還有一份,孩子根本沒來。”
爸爸單槍匹馬
分發一袋簡歷
比起那位寡言的女兒,有兩位兒子更是“內向”———連人都沒出現。一位不愿透露姓氏的爸爸帶著一袋簡歷分發:“只要差不多符合人家的條件,我都投,廣撒網,機會多。”當然,他屢次被問道:“孩子呢?怎么沒來?”這位爸爸的回答只有兩個字:“他忙。”
同樣是代兒應聘的爸爸,另一位先生并沒有帶簡歷,他主要是來收集招聘簡章的!這位父親告訴記者,兒子原本有工作的,跟領導吵了一架后辭了工作,之后再也沒出去找過工作,成天在家打游戲,這一打就是兩三年。據說,他收集招聘簡章,就是要拿回家讓兒子選,“我孩子不愿意來,可能是在家待久了,有點自卑”。
從湖北來廈求職
一份簡歷都沒帶
在一處教育機構的展臺前,記者看到,周媽媽正在抱怨女兒太粗心:“連簡歷都不帶,還找什么工作呀?”原來,她們從湖北來廈求職,到現場才發現一份簡歷都沒帶。不過,女兒并不覺得太“丟臉”:“現在都是網上投簡歷,為啥還要紙質簡歷?”
事實上,像周媽媽女兒這種“懵懂”的大學畢業生并非個案。作為一家大型軟件企業的HR,葉經理說,從一個畢業生身上就可以看到他(她)的家庭教育。90后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但是這并不能成為家長過度呵護他們的理由。“孩子成年后應該放手讓他們獨自生活,讓他們到社會中去磨礪去闖蕩,而子女也應該擺脫依賴心理,學會獨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