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開學后,福建省中小學校都對學生進行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上個月底,學校的測試數據已經上報教育部(微博)。與往年相比,今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有不少變化:增加了視力檢查;以往有很多選測項目,今年則全部變成“規定動作”;實心球項目取消了,過去很少有學校選測的引體向上,則成為初高中男生的必測項目。
記者從福州一些中小學校了解到,引體向上成為男生們“最頭痛”的項目,福州一中高一年段300多名男生中,有60%的人連一個引體向上都完成不了;而在小學,400米(50米×8往返跑)成為孩子們的軟肋。
“這反映出如今的中學生上肢肌肉力量薄弱。”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副院長、福建省學生體質健康研究室主任陳海春教授說。
與此相對應的是,我省2010年對全省學生的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反映力量耐力素質的男子斜身引體與引體向上、女子仰臥起坐的總體水平,承接2001年至2005年期間下降的態勢繼續走低。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福州某中學體育教研組組長告訴記者,過去,引體向上是選測項目,各校為了提高學生體測合格率,幾乎都不會選這個項目。而在福州中考中,引體向上也是選考項目,考生大多選擇排球墊球、一分鐘跳繩等更容易通過的項目。
這名老師還說,出于安全考慮,現在的體育課上,雙杠、跳箱、倒立等訓練力量的項目都上得很少了。
陳海春教授說,引體向上可以鍛煉男生的胸大肌、背肌、肱二頭肌等,不但能練就健美的體態,讓男生看起來更有陽剛之氣,還能幫助學生應付生活中的緊急事件。要鍛煉臂力,其實也很簡單,每天堅持做幾個俯臥撐、有空練練啞鈴都是不錯的辦法。
400米跑是小學生軟肋
今年,小學生的體質測試內容變化也較大,以一、二年級為例,過去只需測身高、體重,并在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中選測一項。今年除了加測視力外,三個選測項目都要測。
老師們普遍反映,小學生最擅長跳繩,而400米(50米×8往返跑)則讓孩子們有點頭痛。
以福州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兩個班為例,如果按現行標準,50米×8往返跑項目,43%的人及格,49%的人良好,3%的人優秀,5%的人不及格。相比之下,跳繩項目中,39%的孩子達到優秀,29%的孩子良好,32%的孩子及格,無人不及格。
兩相比較,50米×8往返跑只有約一半人達到良以上,而跳繩則有近七成孩子達到良以上。
“剛過完暑假,兩個月沒上體育課,有些孩子尤其是女生就跑不動了。”福州倉山實驗小學體育教研組組長鄭玉玲老師說,長跑是高年段學生的軟肋,過去體測通常放在下學期或上學期期末進行,那時學生已經經過一個學期或學年的訓練,但今年是一開學就測試,因此一些數據不太理想。
福州鼓一小體育教研組組長林鳳彬老師分析,教育部就是想全面摸底,了解學生在學年之初的體質健康狀況,一年之后再做對比,以此檢驗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成效。
小學一、二年級:身高、體重、視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
小學三、四年級:身高、體重、視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小學五、六年級: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40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初中、高中各年級: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50米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1分鐘仰臥起坐(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