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量精力花在學習英語上,究竟值不值?
高考改革,多地拿英語考試“開刀”,福建是否會跟風而上?福建省市業界專家普遍表示,高考改革是肯定的,這是大趨勢,英語學科作為高考改革突破口的可能性比較大,但福建要怎么改、何時改,目前還未聽到風聲,按照福建過去高考改革的步子,恐怕還要等上一段時日。
“近幾年,福建高考英語基本比較平穩,沒多大變化。”雙十中學英語高級教師王慶華說,福建高考英語改革一直“慢半拍”,其他省份英語聽力考了好幾年,我省才開始考。現在高考英語改革全國各地還在探索階段,我省暫時不會有大動作。
福建省中學英語教學研究會理事、 廈門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孫巧平說,相比北京、江蘇等地,福建在高考改革上是比較保守的。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占據了先天優勢,可以走快一些,但福建山區與沿海城市水平相差很多,即便改革也要考慮客觀實際,步子不可能邁得太大。
今年初,教育部下發了《關于2013年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文件提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包括:研究提出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實施辦法等。
背景
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要點
語文從150分上調到180分;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文理科綜合從300分上調到320分;數學150分不變。此外,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參加多次考試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高一已考了100分的,高二高三可不考英語。
觀點
七成網友支持英語降低分值
針對高考英語改革,目前主要存在兩種思路:降低英語分值,或改為一年多次考試。昨天,新浪微博發起一個在線調查“你支持高考英語降低分值嗎”,截至今天7點33分,反對者占20.6%(7056人),支持占74.8%(25617人),不好說的占4.5%(1552人)。
記者采訪發現,教育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如果高考的招生、錄取制度沒改革,只在考試上下功夫,未必有多大成效。
支持
英語“權重”太大,影響大學招生性別比例
英語成為高考改革突破口,廈大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教授認為是有道理的,因為現在英語科目在高考中處于一個過度重要的地位。
英語的“超級地位”導致的結果是,花在英語學科上的時間過多,擠占了其他科目,而目前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模式是3+1,即語文、數學、英語外加文綜或理綜。這樣,三大主科中有兩門屬于語言類學科,根據國外研究證實,語言類學科相對比較有利女生,這會影響大學新生的性別比例。據悉,近兩年廈大等高校新生已呈現女多男少的態勢。
另外,劉海峰還認為,中國學生花在學習母語上的精力反而不如英語,對于傳承和發揚中國文化都是不利的,母語地位受到英語威脅。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上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應當根據當下的需要和長遠的發展適當減弱英語權重,在高考和各級各類考試中,增加對于掌握傳統文化尤其是國學的剛性要求,“每一個中國學生必須學好語文,不必須學好英語”。
支持者中,理科男生是一大主力。一名男生用近乎“咆哮”的口氣說:最好高考取消英語,大學也不要有英語!有個學機械制造的男生“控訴”自己當年的遭遇:第一年高考,理綜250多分,數學考了140分,語文也超過100分,但英語只考了50多分,上不了心儀的大學,無奈選擇復讀。
讓人意外的是,不少英語老師也是支持者。“分值降低了,對老師來講是喜訊,壓力不用那么大!”一名高中英語老師坦言,高考指揮棒下,老師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英語能脫離高考這片苦海,那是再好不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