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面團塑造成各式各樣的面包形狀,放到烤箱里進行二次發酵,再入爐烘烤……這可不是在烘焙店里,而是在福州三中的生物實驗室里。
上周二下午,福州三中生物校本課的內容是“烤面包”和“過濾葡萄酒”,有同學戲稱,這簡直就是“吃貨培養計劃”。而授課老師黃璐璐說,酵母菌是生物學科的模式生物,釀葡萄酒和烤面包,不但可以讓同學們親眼見證酵母菌的發酵過程,還給他們提供了難得的動手機會。
“酵母菌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然后面團慢慢長大,而面包中的一個個小孔,就是面粉包裹了二氧化碳形成的……”課堂上,黃老師簡單介紹之后,一個個面團被分到各個小組手中。由于面團發酵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面團的第一次發酵由老師完成,同學們則需要塑形。大多數同學是第一次做面包,現場“笑料百出”——有人拿著搟面杖把面團搟成了餃子皮,有的果醬放太多爆漿了……一陣忙亂后,形狀各異的“作品”誕生了。
面包們被放進烤箱進行二次發酵、烘焙,而同學們則開始過濾葡萄酒。這些葡萄酒是他們在一個月前的課堂上釀制的,目前已經發酵完成。沒過多久,教室里洋溢著酒香、面包香……
“高端大氣上檔次,有得學,有得吃。”福州三中學生會,在微博上這樣形容他們的生物校本課程。實際上,這門課非常受歡迎,選課時,30個上課名額在10分鐘內就被“秒殺”。
“系統一開放,我就馬上用手機上網選課,如果回家再上網選,肯定沒名額了。”高二的郭倩榕同學說,她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就是沖著“好玩、動手內容多”才選擇這門課的。
黃老師說,課程還安排了烤蛋糕、提取香蕉的DNA、制作葉脈書簽等內容,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多動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