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已經兩周,而安兜社卻有一些適齡孩童沒有上學,他們為什么沒有上學?記者了解到,他們沒上學的理由多少與家庭條件有關,誰來幫助他們走進課堂呢?
昨日,讀者李先生致電晨報熱線8080000稱,他租住在安兜社的民房,由于最近休假兩天,他發現有幾個小孩在自己家附近玩耍,感覺很納悶,不是已經開學兩周了,這些孩子為何還在玩耍?他懷疑這些孩子失學了。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李先生住所附近,發現了四位沒有去上學的小孩,其中一個小女孩告訴記者:“我喜歡讀書,但家里沒錢。”
地板上寫作業
出鏡人 楊潔 年齡 六歲 不上學原因 沒錢交學費
已經開學兩周了,已經滿六周歲的楊潔家還是沒能拿出幾百元錢的學費。她的父親告訴記者,之前由于家里出現了意外跟別人借了6萬,目前借錢的那家人要蓋房子了,孩子讀書的事情只能再緩緩。“雖然國家規定六周歲的孩子都應該入學,但條件不具備的話可允許拖到七歲的,我們夫妻只能先盡量賺錢還人家,然后明年再讓她上學。”
記者發現,楊潔家與他人合租,屬于他們的房間不到10平方米,一塊窗簾隔開了廚房、衛生間與主臥。臥室里擺了床和衣柜外,旁邊堆著一些雜物,中間只有一條小小的過道。“你在哪里學寫字呀?”楊潔底氣十足地回答:“可以拿椅子坐在床邊寫,但現在太熱了,房間里沒有風,我就蹲在門口的地板上寫。”
父母買書當“老師”
出鏡人 志強 年齡 七歲 不上學原因 沒報上名
志強今年已經七歲了,去年開學上過兩個月的學就沒有再去學校。志強的父親是山東人,母親是重慶人,從志強出生到現在,他們換過了近十個打工的地方,“孩子很懂事,適應能力也很強。”志強的爸爸說。
因為志強父母的方言差別很大,一家人平時在家里都是講普通話。志強回老家上學基本不要什么錢,但是他回去上了不到兩個月學就回來了。“回老家志強是跟爺爺奶奶住一起,但由于之前見面少,孩子跟他們不親,而且他們的普通話也講得不好,跟志強交流有些問題。去學校上課,老師講課的時候也經常會插幾句家鄉話,他經常聽不懂。平時同學們還會欺負他,他在那邊讀書生活都很不開心,就回來了。”志強的媽媽告訴記者。
回到廈門的志強沒有辦法到學校插班讀書,等到今年九月開學時,又沒報上名。“私立學校沒報上名,志強的爸爸就請好假要送他回老家去繼續讀書。誰知他一聽要送他回老家又哭又鬧,怎么也不愿意回去。現在只能繼續待在廈門了,還好我跟他爸爸還讀過幾年書,只能買點書在家里先教他識一些字,再想想辦法吧。”志強媽媽無奈地說。
“我想讀書,但是我不想回老家,那里太可怕了!”志強害怕地說。
書破舊了
依然保留著
出鏡人 星星 年齡 五歲
不上學原因 家庭條件差
姐姐月月九歲,妹妹星星五歲,她們都在不到一周歲的時候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離婚后,她們的媽媽再婚,沒再管過她們,而他的爸爸則不斷換對象,兩個人都不愿意撫養孩子。
姐妹倆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六十幾歲的爺爺奶奶還在工作。爺爺不時去工地給人打零工,而奶奶則幫忙房東打掃一整棟樓的衛生,還要找時間掃大街,希望多賺一點錢。由于民辦小學一年的學費要兩三千元錢,而幼兒園一年則要五六千,況且小學在九年義務教育內,所以爺爺奶奶決定讓月月去上小學,而對星星說:“家里沒錢,你就不要去讀了。”于是星星就沒有再去讀書。
星星告訴記者,自己其實上過一個學期的幼兒園,“你看我上學的時候還買了課本,現在里面的故事我都會背,字都會寫。”星星遞過來的書本已經被翻得很舊了,但還是保存得整整齊齊。
“我喜歡讀書。”星星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