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并不高,我不認為成績好才是好孩子。可現實是,成績不好的孩子在學校里面很吃虧。”昨天,在2013中國南京個性化教育新發展研討會上,一位六年級的家長控訴自己孩子由于成績不好,在學校遭受的不公待遇,這位家長最終通過讓孩子參加高額補習班改變了窘況。(11月4日《金陵晚報》)
差生吃虧是“以分數論英雄”教育思維的具體體現,其心理傷害或許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成長。教育法規定,學生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然而,歧視“差生”卻成了校園潛規則。尊重孩子的個性、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育的目的才能回歸,依法治校才能落到實處。
有道是:素質教育喊多年,有教無類行益難。低分未必不成才,扼殺公平害長遠。另有詩為證: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材施教顯神通。試看當今英雄榜,幾個往日狀元公?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