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市屬高校,也有機會拿下中央部屬高校的本科學位。新學年,北京聯合大學的學生將體驗到這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本科上六年,就可以獲得本校以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兩個學士學位。此外,據記者了解,越來越多的市屬高校與在京中央部屬高校牽手共建,通過跨校選課、學分互認等方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市屬高校生能拿部屬高校學位
“真沒想到,我們也能到中央部屬高校讀第二專業,機會難得。”北京聯合大學學生楊馬駿得知自己有資格參與聯大和對外經貿大學的游學項目后,興奮地說。
本學期開始,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與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聯合開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品牌與奢侈品管理方向)第二學士學位項目。
報名該項目的聯大學生通過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和國際金融學三科考試,擇優錄取17名學生參加該項目,赴對外經貿大學攻讀第二個學士學位。據介紹,作為該項目的首批參與者,17名聯大學生已在聯大完成了本科學業,獲得學士學位,他們如能繼續完成兩年學業,并通過企業實習考核,就將再獲得對外經貿大學的學士學位。
據聯大副校長黃先開介紹,該項目是聯大為優秀學生創造的校際游學項目,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依據兩校的合作協議,未來,該項目將有更多的學生參加。入讀該項目的學生本科學習時間為六年,前三年在北京聯合大學學習,第四、五年到對外經貿大學學習,第六年進企業實踐。期間,兩校學分互認。畢業后,學生不僅能拿到聯大的學士學位,還能獲得對外經貿大學的經濟學學士學位。不僅如此,由于企業參與培養,該項目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也十分明朗。
教學共同體促進校際游學
除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作外,聯大還通過加入學院路共同體,為在校學生創造到一本院校游學的機會。
從本學期開始,北京聯合大學每年將從金融學專業和軟件工程專業中選派30名學生,到北京科技大學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游學交流,食宿全部在北京科技大學。期間,北京聯合大學學生要執行北京科技大學的教學管理制度要求,按照科大教學運行和學籍管理要求進行選課、學習,并參加北京科技大學的學生科技活動、社團活動等。
199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13所高校聯合成立北京學院路地區高校教學共同體;2002年發展到16所高校,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加入;2012年共同體成員高校達到21所,其中中央部屬高校達十余所,還包括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城市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市屬高校。
學院路共同體的發展使市屬高校學生到中央部屬高校游學的機會越來越多。共同體成員校開設了34個“跨校輔修專業”,還首創多校共同開設了16個“共同體輔修專業”。共同體成員校還推出11個學科的256門特色課程供學生跨校選課、互認學分,共同體覆蓋的學生已超過10萬人次。
類似的共同體還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北理工、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為主的中關村教學共同體,以及位于和平里,由對外經貿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高校組成的教學共同體,共同體內也已開始跨校選課。
外埠高校生也可進京訪學
目前,本市已出臺《關于開展北京中央高校與市屬高校共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部分市屬高校與中央部屬高校牽手共建,通過學分互認、互聘導師、聯合培養學生、選派優秀教師到共建高校開設課程和講座等多種方式,實現優質師資共享,提升市屬高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不僅如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華北五省、市、自治區也啟動了高校教學共同體建設,通過互相開放省級重點實驗室、啟動學生訪學計劃、建立大學生學科競賽以及開展教師、干部互相交流、進修等方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參加訪學計劃的學生無需額外交納學費。目前,已有外地省市高校的學生進京訪學。
未來,本市還將繼續開展市屬高校發展機制改革試驗,促進市屬高水平大學及一流學科、專業建設。開展高等學校資源融通、合作辦學試驗,探索在京中央高校與市屬高校共建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北京高校在學科建設、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資源共享與合作發展。
也有業內人士建議:每年從市屬高校中挑選一定數量的優秀學生,將其送進中央部屬高校或海外高校游學,從而讓學生開闊眼界、接受更多名師的指點,借助中央部屬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市屬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