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當前學生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外地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難等問題?近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了解到,針對這些問題,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在近期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通過推進陽光招生制度改革,促進教育更加“公平”。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張科長告訴記者,為了解決學生負擔重、擇校難的問題,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制定了分招政策,達到生源均衡,破解擇校難題。張科長說,為切實減輕初中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并提高高中的學習質量,從2014年開始,我市中考采取“七科五考+結業考試+體質測試”分階段考試的方式進行,體質測試采取必選項目加學生自選項目的方式進行即“2+1”模式,分數由30分提高到40分。從2015年開始,50%分招和特長生招生執行“零設限”,即:示范高中50%的招生計劃分配到初中的名額均為實指標,最大限度的推進初中教育的均衡發展,從生源上最大限度的調動初中學校辦學積極性。同時,為完成自治區普職比1:1的要求,今年職業高中招生在秋季招生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了春季招生。我市民辦初中招生實行網上報名、網上錄取,不得采取考試的方式錄取學生。
就促進“教育公平”、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方面,張科長介紹,不論是呼和浩特市居民、還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都進行同等對待,小學就近登記入學。例如,孩子的戶口落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同樣按監護人對待,片內就近入學。初中入學采取學區內學校對口直升及部分熱點學校按照學生意愿進行電腦派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我市入學也將基本做到了“零門檻”,只要外來務工人員持有“三證”(暫住證、務工證、戶口本),即可實現“小學入學”、“小升初”、“初升高”及中考招生享受自治區示范高中的“分招”政策,這是與本市戶籍孩子同等的待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