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一批成功通過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公開遴選的基層公務員走上了新的崗位。對于他們來說,公務員職業生涯邁入新階段。
和以往不同,他們是首次以公開遴選的方式進入中央國家機關的。此舉標志著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的中央國家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試點工作圓滿結束。
觀察人士認為,選拔基層公務員到中央部委任職,打通了公務員在各層級機關之間交流的渠道,使公務員轉任制度更具規范性和科學性,公務員管理制度更顯活力。
“做好公開遴選,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推進公務員轉任工作,對于拓寬公務員選用視野,優化公務員隊伍來源和經歷結構,形成從基層選用人才的良性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公務員局副局長傅興國表示。
遴選為什么――
近年來,高層次機關“三門”干部多,基層干部比例偏少的弊端已被社會詬病,公開遴選將有助于這一問題的改善。
考試錄用是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主渠道,堅持“凡進必考”,有效提升了公務員隊伍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但由于近年來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主體是應屆高校畢業生,也帶來了領導機關“三門”干部增多,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干部比例偏少的問題。
基于此,近年來,中央開始試點著手解決這一問題,多管齊下,讓公務員“接地氣”。進一步加大錄用具有基層工作經歷人員力度,到2012年,中央機關和省級機關錄用公務員,除部分特殊職位外,均應從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考錄。健全從大學生村官、村黨支部書記和工人、農民等基層一線人員中考錄公務員制度,積極鼓勵和引導應屆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機關工作。與此同時,大力開展公開遴選工作,是改善領導機關公務員隊伍結構的有效措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