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短短十年,國內早教從業機構已有數十萬家。孩子還沒上小學,光是“早教”就要花上四五萬元,這還沒有包括每月的保育費、伙食費。在家長看來,這種金錢堆積出來的“超前”,為的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教育專家卻并不認可,直言這是幼兒教育“富營養化”的典型表現。筆者以為,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交的錢越多,讀的學校就越好,是目前頗為流行的教育邏輯。殊不知,這樣做背離了教育的初衷,徒增了家庭的負擔和幼兒的壓力。
學前教育收費過高,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目前教育體制的一些缺陷。長期以來,我國的幼教經費一直只占整個教育經費支出的1.3%左右。而且,我國的農村幼兒園和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基本上沒有納入公共財政體制。教育費用持續攀升,還在于優質教育還屬“短缺資源”,加之對這種資源的壟斷與使用,有市有價的高收費便應時而生,最終滋生了“早教”收費日漸看漲,助長了“早教”教育的巨額學費。
筆者以為,避免幼兒教育不被“綁架”,強調幼兒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幼兒觀,從觀念上改變人們對幼兒教育的看法,注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家長,要轉變片面注重知識學習的幼兒教育觀,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改變拔苗助長的行為。其次,教育管理部門應明確責任,進一步加大對超前教育的投入、管理、監督與幫助,引導各級各類學校端正辦學宗旨,使各類學校具備有效的領導和管理保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