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早上,“廈門初中教學質量優質獎”公布,這一獎項被外界視為衡量初中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
不過在今年,它換了一個“名頭”,以“2012年廈門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校”來頒發。
德育質量評估首次納入P值
昨天舉行的2012年廈門市初中教育教學工作會上,只揭曉了一大獎項,即“2012年廈門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校”。
不過,這個獎項里面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授予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成效顯著的廈門九中等26所學校,在往年,這被稱為初中教學質量“優質獎”;另一部分是授予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步明顯的廈門二中等4所學校,在往年,則被稱為初中教學質量“進步獎”。
與去年相比,今年還減少了“全科及格率優秀獎”的評定。
具體說來,“2012年廈門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校”是根據“教學質量評估指數”(簡稱“P值”)評估出來的。
那么,P值是如何計算的呢?簡單說來,今年P值參考的指標包含中考總分均值、畢業會考合格率、全科及格率、單科及格率、總分優良率、三年鞏固率以及德育質量等七大指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評估最大的變化,還要數廈門市今年在全省范圍內首次嘗試將德育質量評估納入P值,并以10%的比例計入。
“隱性輟學”學生數有所增加
來自市教育局的數據顯示,雖然今年對輟學學生的認定標準更加嚴格(即中考科目十科中兩門及以上缺考或0分均視為輟學),但全市輟學學生總人數卻比去年減少了24人,共計80人。據介紹,輟學學生數將直接影響學校的鞏固率,也就是說,有些學校因為那么一兩個學生輟學,就無法達到所在片區三年鞏固率的平均值,也就無法參評。
不過,市教育局提醒,輟學的人數下降了,但“隱性輟學”的學生數卻增加了。通常意義上,教育部門將三科總分低于80分的情況視為“隱性輟學”。市教育局通報說,今年“隱性輟學”的學生共121人,比去年增加了17人。
據了解,這些“隱性輟學”的學生大部分為外來工子女。
市教育局表示,將輟學率也納入P值計算,是為了引導學校全面實現開齊開足課程的既定目標。
初中質量獎榜單
26所“優質校”:
廈門一中、大同中學、廈門五中、廈門六中、雙十中學、廈門九中、廈門十一中、湖濱中學、松柏中學、觀音山音樂學校、海滄實驗中學、北師大海滄附屬學校、翔安一中、馬巷中學、集美中學、廈門十中、樂安中學、同安一中、啟悟中學、第二外國語學校、東山中學、美林中學、湖里中學、蔡塘學校、五緣實驗學校、湖里實驗中學(根據學校代碼順序排序)
4所“進步校”:
廈門二中、竹壩學校、新民中學、廈門三中(根據學校代碼順序排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