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標準化建設 教師交流 均衡編班 招生指標到校
找熟人、托關系、交贊助、上名校,幾乎是全國學生家長不得不全力以赴的事,但市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在晉中的實現,卻讓這里的百姓告別了擇校之憂。
作為晉中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操盤手,市教育局局長鹿建平介紹,最近五六年,晉中通過推進城鄉學校標準化建設、干部教師交流、陽光招生和均衡編班、優質高中招生指標100%到校等措施,實現了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教師資源和生源配置基本均衡,有效解決了義務教育擇校擇班難題。晉中也因此成為全國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面旗幟,201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統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試點市。今年6月24日,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和工作推進會將在晉中召開。
晉中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市級統籌作用,市縣兩級政府真正落實辦學的主體責任。2007年以來,全市教育經費年均增長20%以上,去年達到45億元,為促進教育發展提供了強大后盾。
全市5年50多億元的教育投入,為實施千校達標工程、城區和縣城學校擴容改造工程、學校標準化配套裝備、教育信息化工程提供了保障,城鄉辦學條件大大縮小。
為打破“教師學校所屬”的傳統觀念,晉中建立了義務教育校長、教師異校交流制度。5年時間公選和交流校級領導1300人,交流專任教師1.2萬人,均衡了教師資源,遏制了擇師選校的風氣。
優質高中到校指標下放到各個初中學校,也是晉中市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采取的措施之一,比例從最初的5%逐步提高到100%,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擇校”熱。
其實在晉中,即便想擇班也沒有辦法。從2009年開始,該市就實行了嚴格的劃片招生,陽光招生和均衡編班。每年秋季開學前,教育行政部門集中時間、地點,對義務教育起始年級學生進行電腦配位、隨機編班。整個編班過程,公開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長代表、媒體記者、紀檢糾風部門監督。
4項措施的綜合運作,不但解決了義務教育擇校問題,更激活了所有學校的辦學積極性、增強了教師的工作熱情、縮小了城鄉教育差別、提升了教育的社會形象。教育質量監測結果顯示:該市2012年,城鄉教育教學質量差距明顯縮小,優質高中下校指標錄取分數差距明顯縮小,初中教育的城鄉差別、區域差別和校際差別明顯縮小。群眾對教育的滿意率由早年的65%上升到97.2%,代表民意的教育行風由5年前的中下游提升為全市參評單位“雙第一”。
晉中市常務副市長劉志宏認為,晉中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經驗在于,將解決擇校、大班額和農村薄弱學校建設等問題,與促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建立教育干部和教師交流制度、規范辦學行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系列教育難點統籌解決,實現了教育改革和社會效益“雙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