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即將開始,如何使孩子們享受到優質的義務教育,一直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太原市小店區通過優質學校的輻射帶動,標準化建設教育裝備,促進了全區教育教學質量的均衡發展,解決了困擾當地家長的難題。
每過一段時間,小店三中附近幾所學校的數學老師就會集中在這里統一觀課、議課,開展聯合教研,這是小店區去年以來,為促進師資力量均衡化進行片區教研活動的核心內容。
太原市小店區三中老師任君萍:我們經常在一塊探討一些課的設計,然后在里面找一些問題,找出來以后我們想想如何去解決,其實是促進了各個學校的均衡發展。
片區教研活動就是按照學校地理位置以及大小學校聯手的原則,將轄區內所有學校劃分成9個片區,每個片區由5到6所相鄰學校組成,片區內相關代課老師定期在一起開展教學點評活動,以解決教師專業發展和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太原市小店區街道一中教師范平正:咱們一些優質學校和龍頭學校的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對我們這些薄弱學校來說確實是一種引領,也是一種提升,對我們來說,我們不知不覺覺得自己的課堂開始改變了。
令課堂改變的因素還不止這些,2012年,為促進全區師資力量的整體提升,小店區還破天荒地拿出500萬元,把740多名教師送到了華東師大、東北師大進行高級研修,針對農村200人以下學校音體美專職教師少的現象,讓農村教師專職專人脫校兼課,在相鄰的兩到三個教學點之間流動授課。
太原市小店區教育局副局長郭利河:學生不動,教師流動,這樣最大限度地讓某個老師,比如說某一個音樂老師,在他所在的中心校的范圍內進行走校教學,達到給每一個教學點都能夠開全、開足各種課程。
如果說優質師資是教育發展的左膀,那么標準化設施設備就是它的右臂,2012年,小店區先后投入9000多萬元用于推進學校操場和教育裝備的標準化建設,為全區中小學配置了教學儀器、圖書、多媒體等設備,完成了多所學校的塑膠操場建設任務,尤其是為農村8所寄宿制學校改造了食堂,使孩子們吃到了更豐富、更衛生的食品。
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一中學生:以前我們不管刮風下雨都在外面打飯,很冷,排成那么長的隊,現在有了我們的食堂,也給每個人提供一個餐桌,又有了暖和的地方,飯菜又增加的多。
與此同時,小店區還把“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作為緩解擇校熱的又一舉措,僅去年就拿出500多萬元專項用于特色學校的打造,引導各中小學找準適合各自實際的創業項目,積極打造校園文化的特色和亮點,目前,已首批命名了區一中、區三中等10所特色學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