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年至2003年25年間,我國的行政管理費用已增長87倍,高于同期財政收入增長和GDP增長,且近年來還在上升。政府公務人員1天耗電量,夠普通百姓用 19天。這說明政府機關存在大量浪費現象。我們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應抓緊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將資源節約納入干部考核機制。”劉滿倉代表告訴記者說。
“要實現‘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機關干部應在節約資源方面為百姓作出表率和示范。把資源節約列入干部考核機制,對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節約風氣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于保法代表也這樣認為。
考核干部要加減法混合運算
據測算,電腦顯示器、打印機的待機功耗約為5瓦,下班后不關閉電源開關,每晚將至少待機10小時,按照國內辦公設備保有量電腦1600萬臺、打印機1900 萬臺測算,每年將浪費電能12.8億千瓦時。記者算了一下,這一數字幾乎相當于整個貴州省農村全年的用電量。對此,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陸延昌委員說,這說明我們節約的空間還很大。
目前,各地政府都圍繞“十一五”規劃綱要制定了自己未來的節能目標。“這些量化指標,都需要干部參與落實。將節約資源內容納入干部考核指標,對于上述指標的順利實現肯定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岡山華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中說。
由于當前政府機構中的資源管理機制缺失,浪費資源由國家財政負擔,節能只*人們自覺,沒有硬性約束機制。如果將節約資源列入干部考核,就等于明確了節約資源的主體。
“非常明顯,今年,節約能源將成為各地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干部不再追求單純的GDP數據。過去我們考核干部用加法,即你的經濟增多少,現在我們既有加法,又有減法,減法就是你能把能耗、水耗降下來多少。”劉滿倉代表說。
考核要有標準、有指標
由于現在我國還沒有統一的政府機構能源消耗標準,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能源體制報告制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用節約資源指標對干部的政績進行考核,成了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話題。
據了解,北京市在夏季炎熱時,各級黨政機關要將空調溫度設定在26℃以上,該市各類內事活動、會議,提倡公務員不著西裝,不打領帶。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專門委員會主任邱國義說,政府應盡快建立全新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考核體系,將單位GDP能耗指標納入干部的政績考核體系之中。
一些代表建議,把干部節能與辦公經費掛鉤,來加強對干部的考核。目前,上海等一些地方的各級政府機關,正打算將節能效果與行政經費使用預算掛鉤,以其節約的情況來決定部分行政辦公經費的撥付。
干部帶頭有助于讓節約成為風尚
我們強調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今天,一些政府部門一面要求企業和群眾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可自身的行為卻完全與之背道而馳。“如果‘長流水’、‘長明燈’的現象在建立節約型社會的今天,仍在一些政府機關大樓屢見不鮮,有些領導干部仍對此熟視無睹,那百姓將會怎么想?”劉滿倉代表說,機關干部帶頭節約有助于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全國政協委員邱國義說,如果通過節能指標考核,使節能成為每個機關干部的自覺行動。并能通過干部以身作則的引領作用,使每個公民都意識到節約資源的重要性,進而在社會上形成健康文明、節約資源的生活方式。這不但對我們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預定目標有重要意義,也必將對我國經濟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