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中小學出現了一種非常嚴重的不良現象,就是教師管教學生出現無法可依的情況。”11日,福建省政協委員、三明一中校長劉若嘉說起現在的教育,一臉的無奈,“對于違反紀律學生只能以教育為主,但對于口頭教育不聽的學生如何管教?罵不得打不得,教師管教無從下手。”
中國自古就很重視教育,古代私塾先生總是手拿戒尺,學生稍不聽話就得挨板子、罰跪。現在提倡的是賞識教育、激勵教育,體罰學生肯定行不通,中國內地現行的《教育法》、《教師法》也規定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可當下,由于過分強調尊重學生、維護學生權利,出現了教師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教育學生、放任學生的現象。劉若嘉說,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遇到了這樣的尷尬局面,比如說沒收手機、學生上學遲到等現象,老師做出了一些懲罰教育,但遭到學生的抗拒,有的甚至以跳樓、不上學相要挾。
在管教學生上,老師稍有不慎,便會惹來家長毆打、侮辱。就在2011年12月28日,江蘇常州常靖理想學校一名五年級男生比較調皮,班主任為了便于管理,讓他單人單桌坐在黑板前。學生爸爸得知后來到學校毆打該老師,逼其兩次下跪道歉,最終家長獲得2000元人民幣的賠償。
“現在提的比較多的是賞識教育、激勵教育,再加上老師管教學生出現被毆打致死的惡性案件,導致老師經常陷入不敢管的尷尬局面。”劉若嘉認為,從教育術語上來說,有“正強化”教育,也有“負強化”教育,對于學生出現的行為偏差,理應通過適當的懲戒教育達到糾偏的功能。他認為,現在青少年犯罪率持續上升,有社會原因,也與學校教育的不到位和扭曲有關聯。
因此,劉若嘉向正在此間召開的福建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提交提案《關于對“教育懲戒立法”的建議》,建議政府部門要盡快制定“教育懲戒法”,賦予教師懲戒權利,讓教師敢管管好學生。
劉若嘉也提出,教師的“懲戒權”應該在基本原則、基本尺度、基本操作規范上規范使用,使之避免變成體罰和冷暴力。比如,“懲戒權”應以不傷害學生自尊為基本原則,不能讓學生感到屈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