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1時,河北省2011年公務員考試報名工作塵埃落定,最終15.2萬余人獲公務員考試資格。
在3日網上報名結束后,省公務員局統計的網上報名總人數為201515人。今天下午,對所有報名人員的資格審查結束,共有175633人通過審核。但因有考生在報名后并未網上繳費,因此,最終具有參加2011年公務員考試資格的考生為15.2萬余人。這些考生將在11月20日進行筆試,圍繞4200余個公務員崗位展開激烈角逐。
相關:
河北省2011年的公務員考試,有201515萬人進行了網上報名。
“公務員熱”的背后,折射出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職業規劃方向——“分蛋糕”,還是“做蛋糕”?
“你考公務員了嗎?”近來,在大學校園里,大學生們之間流行著這樣的見面語。有大量優秀人才熱衷于當公務員,對于提升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政府執政能力,都會有相當促進作用。
而記者在采訪中,眾多的專家學者卻透出另一種隱憂。“國考熱”的背后,意味著大家都更愿意去“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對于社會發展來說顯然弊大于利。
熱門職位千人競爭、冷門職位乏人問津
“石家莊市長安區委某職位報名人數超1700人,省委統戰部、省質監局一些職位的競爭都很激烈。而青龍縣、臨漳縣的某些鄉鎮,報名人數僅是個位數,甚至有些縣沒有人報考。”省公務員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解到,我省考生2010年的整體報名情況呈現這樣的特點:報考省市縣機關職位的多,報基層鄉鎮職位的少;報大中城市的多,報邊遠艱苦地區的少,不同職位的“冷熱”差距明顯。
“報名人數比較少的職位多為基層崗位,2010年錄用到縣(市、區)、鄉(鎮、街道)機關的公務員,需在該機關服務滿5年后方可流動。”省公務員局有關人士解釋說,“這也是考生不愿填報條件相對艱苦基層職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報名網絡癱瘓、公務員輔導書脫銷
“要有耐心,不要急于刷新……”
“用英文半角輸入法,網上繳費比較快……”
在報名期間,網上的一個個公務員論壇里,大家熱衷討論著如何才能快速報上名的問題。
“我們寢室6個考公務員的舍友,24小時輪流在電腦前值班,最終都報上名了!”今天上午,河北科技大學數學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小張,坐在記者面前一臉的興奮。他告訴記者,另2名舍友已被保送研究生(論壇) ,否則也會報名。“不一定能考上,但報了就有希望。”小張說,“學數學專業不好找工作,公務員待遇好、工作穩定,是目前最好的工作選擇。”
待遇好、工作穩定。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公務員的這一優勢使得眾多畢業生趨之若鶩。
201515人完成報名,創下了我省公務員公開招錄以來的最高報名紀錄,這也使得報名網絡在30日、31日曾一度癱瘓。
“我們都沒有想到2010年的報考熱情這樣高,網絡壓力實在太大了。”省公務員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崗位數由去年的1000余人增長到4000余人,但考生卻由去年不足3.6萬名爆增到20多萬。
伴隨報名網絡的擁堵,是考公務員輔導書的熱賣。“真后悔呀,沒有再多囤點兒書,誰想到考公務員的輔導書都賣瘋了。以前書都要打折賣,現在要在書的標價基礎上再加價,都被搶光了。”省圖書批發市場的一個書販如是說。
都去“分蛋糕”,誰來“做蛋糕”?
著名制度經濟學家諾斯曾用“生產性努力”與“分配性努力”兩個概念,來分析哪種制度更能促進經濟增長。他認為,只有盡可能地促使個體通過“生產性努力”去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才能直接導致產出的增加和經濟效率的提高;而有些人只把精力放在從社會已有的生產成果中分得更多的份額,進行“分配性努力”,只能阻礙社會的進步。簡言之,“做蛋糕”的人越多,“分蛋糕”的人越少,社會才能更好的發展。
“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對于國家發展是件好事。但是問題在于,如果青年人都熱衷于去‘分蛋糕’,誰來‘做蛋糕’?”河北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楊兆廷認為,“‘公務員熱’顯然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病癥,對于社會發展來說弊大于利。”
“對于我國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將沉重的人口壓力轉化為取之不盡、富有創新活力的人力資源,凝聚造就創新創業人才,才是提升國家創造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省社科院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李建國如是說。
在記者的采訪中,各方均發出這樣的聲音:面對持續升溫的“國考熱”,應該通過社會制度的不斷完善,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為社會其他職業,如企業就業、自主創業等擴大發展空間,讓更多的年輕人轉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這樣,不僅是為‘國考熱’降溫的良方,更是實現強國富民的希望所在。”楊兆廷以此一言而概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