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理化》雜志執行主編陳雄在漢稱,2017年新課標后的高考,靠死記硬背獲得高分的方式,完全行不通了,也就意味那種通過強化訓練而成就高升學率的“高考工廠”,將不再具有優勢。
他說,以前的高考,完全可以通過記憶,通過答題技巧的訓練而獲得高分。但實際上,學生可能并未了解、掌握知識點的運用。這種大量做題、“刷題式”的高強度訓練,是可能獲得高分,但卻缺少了對知識的應用,更不用說創新了。
陳雄舉了一個發人深省的例子:北京一所“985”高校,學生的高考數學平均分在125分以上。 10月份,該校再次組織學生進行考試,試題全部來自當年的高考試卷,只是題型做了些調整,比如選擇題變成了填空題,填空題變成了選擇題等等。不料,平均分 降到了100分。該校12月份又一次組織這些學生進行測試,試題同樣來自高考試卷,題型同樣作了調整。不料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平均分只有及格,甚至有些學 生只有80分。
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他們忘記了答題技巧,沒有真正獲得知識,不會運用它。”陳雄說,那樣的高分,只是一種通過反復訓練而得來的,是一種技巧的堆砌,學校成為“高考工廠”。
2017年新課標后,新高考著重于應用實踐與科學創新,通過大量做題掌握技巧而獲得高分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
“高考試題將會很活。”他以清華大學有次自主招生考試題為例:一個鴛鴦火鍋,紅湯(辣椒油)與白湯哪個最先沸騰?他說,許多人覺得該題有些“怪”,不少同學沒有答出來,其實,該題涉及的知識點只是初中水平,只不過考生不能將其靈活運用罷了。
他以物理課本為例稱,將來的新課標教材,將會分為必修一,選修一和選修二。必修一對應的是會考,選修一,對應的是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選修二,對應的則是重點本科院校,像985高校。選修二對應的考試試題就會很活,也會有些難。
這就要求,考生從高一開始,就必須對自己進行定位,是考重點本科,還是一般院校。并且,就算同 一批次院校,他們考試的課目也會不同。比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可能考試科目是語數外+物理和歷史,但上海交大新聞學院則可能是語數外+政治和歷史。“當 然,這會對考生和老師及家長提出更高要求,但這利于孩子的成長,再也不會盲目參加高考。”
?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