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1年高考謝幕,對如何根據預估成績,填報令自己滿意的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長關心的熱點。
從歷年考生報考來看,考生必須摒棄“僅憑興趣”、“貪‘大’求‘京’、目光受限”等觀念上的誤區,冷靜分析考分,填報理想的志愿。
僅憑興趣。“興趣愛好”和“專業興趣”、“專業潛能”之間往往會存在不小的落差——愛玩電腦游戲并不意味著真的對計算機專業感興趣。因此,長遠的職業規劃和高考志愿填報,不能只跟著一時的興趣走。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找到學生穩定的興趣所在,并對目標專業進行深入了解,最終確定最匹配的專業方向。
貪“大”求“京”。有的考生在志愿填報時只看學校名頭,想當然地認為凡帶有“中國”、“北京”字樣的高校就是好學校。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結合高校所處批次、綜合實力、專業設置、錄取人數、往年錄取情況以及學校所在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自然等方面因素加以綜合考量。填報志愿時,985、211等概念必須弄清楚,985和211是兩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工程,可以粗略地認為985的門檻高于211。除了軍隊背景院校,高校基本可分為教育部直屬院校、教育部與地方共建院校和地方所屬院校,三者水平基本上是依次下降的。
目光受限。有的考生盲目追捧所謂的熱門專業,這種做法值得商榷。一方面,除非絕對尖子生,“熱門院校+熱門專業+熱門地域”大多是不現實的;另一方面,當今世界,科技發展速度非常快,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就業市場風云變幻,很難準確斷定三五年后什么專業會熱、什么專業會冷。
專家建議: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時適當考慮國家和政府的相關政策和發展重點。考生應該具有一定的規劃人生的意識,應對就業形勢、考研、出國深造等方面有所考慮。國家出臺了“中長期科技規劃發展綱要”、“中長期人才規劃發展綱要”,綱要中明確了未來10年國家重點發展的領域以及重點培養的人才,考生可從中找到“有前途”的專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