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開始,山西省將組織中小學新生進行入學健康體檢,并為其建立健康檔案,要求體檢報告單包括學生個體體檢項目的客觀結果、綜合評價以及健康指導建議。這在山西省還是首次。
"除新生入學體檢外,在校學生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常規健康體檢。體檢場所可以在醫療機構內,也可在能滿足健康體檢環境的學校場地內,這些檢查需要家長或監護人陪同。"昨日,省衛生廳有關人士介紹。
新生入學7項體檢
據介紹,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學生的健康體檢費用由學校公用經費開支。健康體檢的項目主要包括心、肺、肝、脾等內科常規檢查,視力、沙眼、結膜炎等眼科檢查,牙齒、牙周等口腔科檢查,頭部、脊柱、淋巴結等外科檢查,身高、體重等形體指標檢查,血壓等生理功能指標檢查,結核菌素試驗、肝功能、谷丙轉氨酶和膽紅素等實驗室檢查。"其中,結核菌素試驗為小學、初中入學新生必檢項目。"
體檢結果要包括健康指導建議
省衛生廳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健康體檢的匯總報告單內容要包括學校不同年級男女生的生長發育、營養狀況的分布、視力不良、齲齒檢出率、傳染病或缺陷的檢查率,不同年級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等,更重要的是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建議。"
省衛生廳要求:健康體檢結束后,個體報告單應于2周內反饋給學生,學校匯總報告單應于1個月反饋給學校,區域學校匯總報告要在2個月內反饋給當地教育行政部門。
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學生健康檔案納入學校檔案管理內容中,實行學生健康體檢資料臺賬管理制度,并根據學生健康體檢結果和體檢單位的健康指導意見,針對性的促進學生健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