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招生辦副主任余自中5月16日在一次訪談中介紹,廈門大學2011年在福建省的招生計劃達到1394人,新增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本科專業。
關于招生 新增一門本科專業
問:廈大今年在省內的招生計劃如何?跟往年相比有什么變化?
答:學校2011年在福建省安排招生計劃1394人,其中文科356人,理科1038人。相比去年的1400人,基本持平。具體內容可查閱省招辦編印的招生計劃本或登錄廈門大學招生辦網頁(http://zsb.xmu.edu.cn)查詢。
問:今年有新增專業嗎?
答:學校今年新增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本科專業。另外,2011 年,廈門大學與愛爾蘭都柏林商學院合作舉辦會計學、金融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以上專業非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和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該項目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入學后不得轉入其他專業學習。
問:能否給想報考廈門大學的考生提些建議。
答:首先,把前幾年,尤其是近三年的錄取分數做一個參考,了解各院校專業的錄取情況。考生可登錄學校招辦網頁查閱學校往年各專業錄取分數情況。
其次,建議根據個人的成績、特長、興趣、性格、志向等因素綜合考慮進行專業選擇,不盲從、追逐“熱門”。
第三,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有梯度,尤其現在很多學校都設置了一定分值的“專業級差”。比如把會計、金融比較熱門的專業放在第一第二志愿,個人認為意義不是太大。
關于錄取 三種情形可轉專業
問:學校2011年錄取規則有哪些?
答:學校根據生源省份的出檔規定和報考我校的生源等情況確定調檔比例,實行平行填報志愿,省份原則上按照生源省份我校相應的招生計劃數100%調檔。在福建省出檔的考生中,根據公布的專業招生計劃,采用專業志愿“分數級差”的方式進行專業(類)投檔和錄取。專業志愿間分數級差總分值為5分,即第一和第二專業志愿分數級差為2分,第二和第三專業志愿、第三和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專業志愿的分數級差均為1分,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與調劑專業志愿分數級差為1分。
學校藝術類、保送生、自主選拔、文藝特長生和高水平運動員錄取規則分別按學校相應各類招生簡章的有關規定執行。
問:近三年在福建的錄取分數?
答:學校在福建近三年錄取情況:
文科:2010年,本一線557,最高分622,最低分594,平均分603.5;
2009年,本一線582,最高分650,最低分618,平均分627;
2008年,本一線547,最高分618,最低分568,平均分581.9;
理科:2010年,本一線539,最高分650,最低分602,平均分616.2;
2009年,本一線569,最高分665,最低分623,平均分635;
2008年,本一線534,最高分633,最低分556,平均分595.6;
問:如果考生在被錄取后,對所學專業不滿意,是否可以轉專業呢?
答:可以,學生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以申請轉專業:
(一)特長:在某一學科方面有特長的學生。例如:發表論文、著作、作品,或在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或提供確鑿證明證實申請者轉到相應專業能進一步發揮其特長;
(二)健康:因為身體健康原因,經學校指定醫院檢查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本校其他專業學習者;
(三)自主學習:通過轉專業能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成才,轉專業前在本專業所修的公共基礎課程以及與申請轉入專業相同的課程絕大多數達到良好以上成績。
在校一、二年級學生可根據本人實際情況,提出轉專業申請,由學校教務部門根據各學院接收專業學生計劃,組織考核,最終確定轉專業名單。
關于學校 新生最高可獎2萬元并免學費
問:學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如何?
答:近三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2010 屆 93.6% , 2009 屆 93.2% , 2008 屆 95.4% 。2010 屆畢業生就業主要單位性質流向依次為:各類企業、升學、金融單位、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其他教學單位等。就業主要地區流向依次為廈門、福建(不含廈門)、廣東(不含深圳)、深圳、江蘇、上海、北京等省市。
問:學校提供哪些獎學金,對于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有哪些貸、助政策?
答:除了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外,學校建立了包括獎學金、貸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和減免學費等多項措施在內的學生獎助體系對品學兼優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獎助。比如優秀新生獎學金,凡高考總成績(卷面原始分)名列所在省份前 30 名的文、理科考生,第一志愿填報且被錄取的新生,給予免交四年學費,并一次性分別給予 2 萬元(第1—10名)、1.5萬元(第11—20名)和1萬元(第21—30 名)的獎勵。凡第一志愿填報,文或理科高考總成績(卷面原始分)超過所在省份本一批分數線 80 分以上,且名列學校在其省份文或理科計劃前 5% 的新生,給予 2000 元獎勵。
問:廈大在優秀人才培養方面有何新的舉措?
答:廈門大學以優勢學科群為依托,打破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的界限,搭建“本研一體化”教學平臺,建立“本博直通車”機制,形成有利于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教學體系和教學運行機制。學校鼓勵優秀本科生選修研究生課程,允許特別拔尖優秀的學生在本科階段提前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
此外,學校規定,申請“本科優秀畢業生”者必須至少選修2門研究生課程。同時,從2010年起,學校獲準立項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計劃,成為全國開展此項計劃的17所“985”高校之一。
每年選拔一批優秀學生,通過量身定制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配備一流師資、提供一流學習條件、創造一流學術環境與氛圍。實施小班上課,因材施教。
此外,學校還將為具有特殊才能學生設置“綠色通道”,建立科研學分與課堂學分互換機制,采取免聽、免修、緩修制度;鼓勵學生畢業后直接攻讀國內或國外知名學校的博士學位。
在學校國際化方面,學校選定數學、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經濟學、會計學六個優勢學科,選拔部分優秀學生組成國際化試點班,主要專業課程采用英語教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