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取消6項高考加分,其中3項遼寧已于今年廢除
2015年前獲相關獎項名次稱號能否加分待定
從2015年1月1日起,高考全國性加分項目從原有的11項正式“縮水”為5項。昨日,教育部出臺《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相關意見》(下文簡稱《意見》),規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項高考加分項目,此后獲得相關獎項、名次、稱號的考生均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而此前取得相關獎項、名次、稱號的考生,是否具有加分資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決定。
在此次取消的6項加分中,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跡者、奧賽獲獎者、科技類競賽獲獎者3項已于2014年遼寧高考中廢除,只剩下省級優秀學生、重大體育比賽獲獎者、國家二級運動員3項加分。至于2015年1月1日前獲此3項稱號或名次的考生在明年高考中是否具有加分資格,遼寧省招辦向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表示,最終的加分政策尚未確定,還在進一步研究中。不過,按照教育部規定,即使加分最多只能加5分,而不是往年的10分。
體優生加分成高考“雷區”
近年來,由于高考加分的高利害性,出現了地方性加分項目過多、分值過大、資格造假等問題。為嚴打加分造假,促進公平公正,早在今年高考前,遼寧省已對高考加分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最明顯的變化是7種“錄取時總分增加10分”情形減為3種。省級優秀干部或優秀團干部、奧賽獲獎者、科技類競賽獲獎者、國際科學與工程或環境科研類賽項獲獎者等4項加分項目被取消,只剩下3種。
但是,在高考加分中還是出現了造假問題。如遼寧某高中因獲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而獲10分高考加分的達87人,而且越是高分段考生,獲得此類加分的越多,受到眾多考生和家長質疑。河南等地同樣出現二級運動員資格造假問題。體優生加分成為高考的“雷區”。
2015年前獲獎是否加分待定
2015年1月1日將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2015年1月1日后獲得相關獎項、名次、稱號的考生,均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那么此前獲得上述獎項的學生,是否能享受加分政策?這將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研究決定。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從省招辦了解到,最終的加分政策尚未確定,還在進一步研究中。
保留的5項全國性加分項目2014年加分標準(遼寧)
烈士子女:
總分低于所報學校調檔分數線10分以內,可向學校提供檔案,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
總分低于所報學校調檔分數線10分以內,可向學校提供檔案,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喀左、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新賓、清原、鳳城、岫巖、寬甸、北鎮、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考生(經省公安廳審核確認):
錄取時總分增加5分,按考生志愿投檔,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按省民政廳審核的名單):
錄取時總分增加10分,按考生志愿投檔,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按省民政廳審核的名單):
錄取時總分增加20分,按考生志愿投檔,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