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吉林省推進立體化培訓提升農村中小學校長水平
吉林省全方位、立體化推進農村校長培訓,提升其專業理念和管理水平——
造就有激情和活力的農村校長
“接到培訓通知的時候,我還在埋怨:一個正常的培訓干嗎要占我們的休息時間呢?可是,聽完報告離開會場的那一刻,我的想法徹底改變了。”在吉林省教育社區網站,一位教師網友在博客里寫道,“聽了幾位杰出校長的報告,就像給自己充了電一樣,如夢方醒。”
近3年來,吉林省每年投入100多萬元專項資金,全方位、立體化地推進農村校長培訓,為整體提升全省農村中小學校長的專業水平、協調發展城鄉教育、普惠千萬農村學生夯實了基礎。
“一體兩翼”的培訓格局
經過3年努力,吉林省已經形成了以農村中小學校長全員提高培訓為主體,以農村骨干校長提升培訓和農村薄弱學校校長援助培訓為側重的“一體兩翼”培訓格局。
在這種培訓格局之下,省、市、縣干訓機構分工協作,系統開展了以“面向全員、突出骨干、傾斜鄉鎮”為原則的三級聯動培訓,消除農村校長培訓盲區。據統計,3年來,吉林省本級組織培訓了600名農村中青年骨干校長,借力“國培計劃”培訓了近200名農村中小學教學校長,有1000余名農村骨干校長接受了“影子培訓”。
今年10月,依托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吉林省成立了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吉林分院,為吉林省農村校長遠程培訓創造了更加完善的條件。利用這個網絡平臺,農村校長可自主選擇課程,開展視頻課程學習,有效解決了農村校長培訓的工學矛盾。由此,校本團隊研修和校際網絡社區研修等信息化學習模式應運而生,5年內將有上萬名農村校長接受網絡遠程培訓。
“層級多元”的培訓項目
吉林省教育學院副院長龔玲說:“在保證培訓課程專業性、針對性、豐富性的同時,我們力求培訓項目層級化、多元化,以適應不同的培訓對象。”
以“吉林省中小學專家型校長高級研修班”112名校長學員為依托,建立近百所省級農村校長義務培訓基地校,這是吉林省為實現農村校長培訓資源優化的重要舉措。每年有計劃地組織500名農村骨干校長進入基地校,接受為期半個月的“影子培訓”,體驗名優校長的辦學思想,學習基地校鮮活的辦學經驗。各市(州)、縣(區)也根據實際情況,遴選一定數量的市(州)、縣(區)農村校長義務培訓基地校,每年組織100名偏遠農村鄉鎮中小學校長到基地校參加“影子培訓”,在情境體驗中提升治校能力。實踐取向的“跟崗培訓”,受到全省農村校長的普遍歡迎。
另外,為保證偏遠鄉鎮學校校長也能得到優質培訓,保證全體農村校長每3年接受一次優質的案例培訓,吉林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了農村鄉鎮校長援助培訓。如“中小學杰出校長培養對象報告團”赴偏遠貧困地區巡回講學,覆蓋了全省8個國家級貧困縣3000余名校長,有效提升了他們的專業素質和學校管理水平。
“互動靈通”的培訓模式
“培訓過程中,每一位專家都用心良苦,通過各種形式讓學員們互動起來,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強化團隊意識,排除心理壓力。”正在參加培訓的農村校校長趙春淼情不自禁地說,“別出心裁的團隊活動,使我們之間的陌生感迅速化解。”
“指導專家和學員之間、學員和學員之間的溝通交流非常重要,這是我們強調互動靈通培訓模式的重要原因。”吉林省教育學院校長培訓中心主任劉潔告訴,“我們力求培訓符合成人學習特點,結合校長已有經驗,充分調動他們的內驅力,以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在返崗研修階段,學員要登錄網絡培訓平臺進行相關理論的拓展學習,指導老師一方面引導學員讀書,另一方面本著“短期培訓,長期服務”的原則,以學員在集中學習階段、跟崗培訓階段的研修狀況為基礎,以信息交流中間站、友誼聯通互助服務站、教研培訓成果分享平臺為載體,通過網絡問卷調研、赴校實地座談等途徑,對學員進行跟蹤指導。
“真沒想到,培訓結束的第三天,指導老師的信息就來了。”曾參加過農村骨干校長培訓的張文耀說,“指導老師再三強調返崗研修的重要性,提示大家工作再忙也別忘了研修。”
在日趨成熟的專業化培訓體系助推下,校長們的專業理念得到顯著提升,專業能力與行為正在切實改進。一大批有思想、有激情、有活力的農村中小學校長正脫穎而出,成為吉林省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中堅力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