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春版語文教材里 魯迅的“陣地”還在
對于很多70后、80后來說,很多人還能把魯迅的簡介倒背如流,這都是上學時留下的“病根”。昨日,網上“魯迅文章徹底退出義務教育教材”被傳得沸沸揚揚。據悉,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中,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本最后一篇魯迅文章《風箏》也“飛”走了。
長春初中語文教材還有魯迅文章在
有媒體報道,在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魯迅的作品明顯減少,初一教材僅存的唯一一篇魯迅作品《風箏》也被刪除了。其余多個版本的教材中魯迅的作品也有不同程度地減少。對此,有解釋稱,“魯迅的文章與時代脫節”、“魯迅文章所體現的思想是社會的陰暗面,與社會主旋律格調不一致”。
走訪了長春市幾所初中,發現初中語文教材均采用長春版,而非人教版,在長春版初一語文教材中,沒有找到《風箏》這篇文章,但有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初一下學期有魯迅的《故鄉》、初二、初三還有《孔乙己》、《社戲》。
“長春版語文教材里還是很好地保留了傳統經典文化,而且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這樣的文章,很有趣味性,也很貼近生活,孩子們都能讀懂。”長春市一零八中學初中部副校長許雪飛說,對于網上熱議的魯迅經典作品“大撤退”,其實并不影響長春市初中的語文教學。
長春高中語文教材魯迅作品減少
還了解到,雖然長春地區初中語文教材還有魯迅的“陣地”,但長春市高中使用的人教版課本中,魯迅的“地盤”也在逐漸“縮水”。必修課本一共五冊,五冊里有魯迅的三篇文章,分別是《祝福》、《紀念劉和珍君》和《拿來主義》,而小說《藥》早在2004年就被刪除了,《阿Q正傳》在近兩年也從選修課本中刪掉了。
“魯迅的經典作品越來越少這是事實,尤其是小說,在高中課本里小說只剩下《祝福》。高中語文知識繁多,之前《阿Q正傳》被放在選修課本,但也很少登上課堂,頂多就給同學放映《阿Q正傳》的電影。”長春市第十一高中語文老師姜學風說。
語文教材也要兼顧“百花齊放”
“過去我們在義務教育階段用了太多魯迅的作品,這樣一個作家在整個課本體系,典范作品太多,意識形態領域變成了很單一的資源,實際上是不正常的。”吉林省教育學院初中研訓部副主任、語文教研員宋勝杰說。另外,從語言的角度,魯迅文章里文白夾雜,屬于過渡時期的語言,不能稱它就是一個好的文本,而一個好的語文課本實際上是需要具有適學性和促學性的。
“但魯迅作品里文學價值還是很高的,包括他對人物的描寫,對人性特點的刻畫,最讓人深刻的還是他作品的時代感,那種對民族崛起強烈的愿望都是值得學習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