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剛剛開學的杭州高級中學高二學生拿到了學校自編語文新教材,其中兩篇八股文格外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八股文”長什么樣?為什么教材要引入八股文?就相關問題,筆者進行了多方采訪。
八股文也有名篇佳作
“取之無窮,何憂乎有求而不得?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無備?”“觀志士之所為,而天下之無志者可以愧矣;觀仁人之所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讀之瑯瑯上口又工整對仗的兩句古文,正是分別來自于王鏊的《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和王陽明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而本次杭高的語文新課本就完整地收錄了這兩篇經典的八股文。
“其實,八股文如同唐詩宋詞一樣,只是一種文體,也能反映古代文學的一個側面。”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研究生陳君告訴筆者。根據陳君的介紹,八股文如同當代的申論或議論文一樣,講究論述結構的完整和邏輯的嚴密。“其中‘破題’就是開篇簡要揭示題意,‘承題’則是連接開頭和論點的過渡句。而‘起講’相當于說明觀點,‘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如同用相關論據進行論證的過程。最后的‘束股’則是總結。”
另外,八股文還要求每兩股必須成為一副對聯,共四聯,要求詞性相對、平仄相對,通篇僅為數百字。“如果在這樣嚴格的要求下能寫出好文章,那定是名篇佳句。這次入選杭高課本的兩篇文章就是代表作。”
參考八股寫作有益處
主持新教材選編的杭州高級中學語文組教研室組長周偉表示,當前中國的孩子在寫作上“想法好,但寫出文章來卻沒有體制”,學習八股文則可以讓學生的文章有“體”。
淮北市實驗高中語文老師問婉倩也告訴筆者,現在高中生的作文文體特征不明顯,往往四不像,因此學會不同文體的基本寫作方法很重要。“選八股文,可以從中學習文章的寫作思路,給經常拿到一個作文題不知從何下手的高中生提供寫作思路和方法。”
除強調結構之外,也有專家指出,八股文內容來自四書五經,因而深受儒家倫理道德的熏陶,對于現代人的“修身養性”、“繼承傳統文化”也不無益處。武漢大學明清文學研究所陳文新所長在接受采訪時說,八股文把中華民族的精髓和核心的價值理念表現得很透徹,它像格言一樣經典。
公眾有期待
對于“八股文入課本”,部分網友質疑這種做法會禁錮學生的寫作思路,但也有不少學生和家長表達了包容的態度。他們認為,除了完全限定按八股文進行寫作的極端方式外,一般地學習八股文不過是多了解并參考古代的一種文體,就當下來說實際上是拓寬寫作思路。
“八股文時代,腐敗的是教育制度,不是當時的文章。”對于杭高語文教材入選“八股文”的做法,北京四中的高二學生葉明表示很贊成,“受到詬病的不是這種文體,而是只能用這種文體,所以只是學習一下開拓視野沒什么不好。”
不只是學生,不少家長對“八股文”也表達了類似的意見。“八股文作為一種歷史常識、文化常識,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是應該的,又不是限定進行八股文的考試,不用大驚小怪。”孩子就讀于武漢第一中學的王先生對筆者說,“如同繼承其他傳統文化一樣,八股文也要辯證地看,從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