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冰城學子成國內深潛“第一人”他是國家首批潛航員,38次駕駛“蛟龍號”,成功挑戰7062米深海今年,唐嘉陵作為“新生”重回母校哈工程大學讀研深造
唐嘉陵
榮譽榜
去年,唐嘉陵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及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頒發的“載人深潛英雄”榮譽稱號。
從哈爾濱工程大學走出的唐嘉陵,是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一名潛航員,他曾駕駛“蛟龍號”成功挑戰七千米深海。近日,闊別母校8年后,他重回母校讀研。8月29日晚,唐嘉陵受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工部的邀約,走進啟航劇場向學弟學妹們講述自己的“蛟龍夢”。說起重回母校深造的初衷,今年30歲的唐嘉陵告訴記者,只有擁有強大的知識儲備,才能實現“海洋強國夢”。
參與組裝
與“蛟龍號”同成長
2007年2月,唐嘉陵從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入職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那年,他正式成為國家首批潛航員。初到單位,“蛟龍號”還只是個粗糙的球體,骨架還尚未安裝。唐嘉陵幸運地參與到組裝工作,以至于艙內每條線的脈絡,他都了然于心。
“蛟龍號”在2009年至2012年間始終處于試驗階段,直到去年6月才在南海首次投入應用。唐嘉陵在這次任務中完成了首次載人深潛,他與“蛟龍號”一起成長。
8年時間里,“蛟龍號”下海84次,其中唐嘉陵駕駛38次。他成功挑戰了7062米深海探險;載著科學家首次下潛采集樣本;他的單次最長下潛時間紀錄是11.5個小時。
兩米起步
成功挑戰深潛七千米
2009年8月,“蛟龍號”首次下海,雖然深度僅兩米,卻是唐嘉陵挑戰的第一次。
最艱難的一段出現在2009至2010年間,“蛟龍號”進行3000米水深試驗,當下潛到1700米水深時,故障報警音驟響。被迫返回后,工程師查不出故障點。反復試驗后,研究組決定在水中找出故障。最后一次帶著故障下潛至1700至1900米,艙內迅速拉閘斷電,再一點點恢復供電。浮出水面后,工程師終于找到了一根短路電纜。一次次拼搏實踐,“蛟龍號”成功戰勝了3000米、5000米和7000米。
酷愛長跑
已經有了心上人
每年,唐嘉陵要出海4個月以上,回家探親不足3個月,剩下的時間就是出差和學習。唐嘉陵酷愛長跑,大學四年里沒有一天漏跑。2006年參加潛航員考試時,他的身體條件達到了“國家一級運動員”水平。
唐嘉陵身高167厘米,體重150斤,肌肉緊實有力。錯過了戀愛的那些年,家人和朋友都關心他的“個人問題”。不過,如今唐嘉陵已經有女朋友了,是“圈外人”。
堅守信念
做永不退休的潛航員
唐嘉陵的人生信條是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做了8年潛航員,他最大的改變是堅定了職業信念。潛航員對年齡沒有限制,更沒有退休的概念,只要身體符合條件,就能下潛執行任務,“國家的深潛事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潛航員的職責就是堅持使命和理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