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翻飛巨龍,在華夏飛騰,吼聲中承載五千年文明。”這是漢陽翠微路小學六(3)班詹賢洲寫下的一首微型詩。記者昨悉,該校語文老師白玉姣開設“詩歌創作課”,每周一節。孩子們不僅文學素養提高了,也更熱愛生活。
從2000年起,白玉姣開始嘗試教孩子們寫詩,先是賞析,再是仿寫,最后是鼓勵他們自己創作。昨日,記者隨手翻開二(3)班史佩靈的作業本,看到了一首仿寫詩:“村里問爺爺,言母采花去。只在此村中,花多不知處。”“畢竟是二年級的學生,寫得還很稚嫩,但也有點想像的味道了。”白玉姣說,她鼓勵孩子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還有看到的事物,都用詩歌的形式寫出來。
“詩歌具有跳躍性、模糊性、形象性和靈活性,這符合孩子們這個時期的認知規律。因此現代詩歌頗受學生歡迎。”該校教科室主任杜欣說,目前學校已有100多名學生在《中國微型詩刊》上發表了作品,詩歌課激發了他們學語文、用文字的興趣,也擴大了他們的閱讀量。“有的學生每次做完語文作業,還在作業本上賦詩一首,讓老師來對詩。”
“詩歌本質應該是天真純樸的表現力。”漢陽區小學語文教研員朱玉林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孩子們要寫出新鮮的詩,自然就會認真地去體會生活,感受世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