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失聯牽動億萬民眾的心”、“世界杯足球賽在人們的期盼中拉開了帷幕”、“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火了”、“中秋節和乞巧節跟什么傳說相關”……昨日上午,長沙市中考開考,出現在語文試卷里的試題題材多樣,但大部分緊跟社會熱門話題和時事熱點,讓考生們倍感親切和新鮮。上午11時,考生們結束第一科考試走出考場,多數考生認為,今年的語文試題有新意,總體來說“并不是很難”。
昨日下午5時,長沙市廣益中學校園里,參加完第一天中考的考生面帶笑容走出考場。陳飛 攝
題目緊跟社會熱點接地氣
“今年的語文考題題材和考察的內容更接近學生的生活和實際需要。而且,作文題也充分體現了‘生活化’的特點。”長沙明德華興中學初三語文老師楊禮說。
在第2題的成語運用中,南方持續暴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世界杯開幕以及馬航失聯等社會熱點紛紛被寫入試題選項中,將成語和社會熱門話題結合,語文試題在開闊考生眼界的同時,還考察了他們正確靈活運用成語的能力。
第3題是有關“找語病”的試題,該題每個選項也體現了社會熱點話題,但與上一題不同的是,這一題的選項中描述的都是湖南本地的熱點話題。例如長沙地鐵2號線試運營、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火了、湖南省圖書館開通24小時自助服務,以及長沙市文明辦開展的“我愛星城”活動。
對于試題緊跟社會熱點,多位資深語文老師表示認可:“將這些發生在考生身邊的新聞事件寫入試題,能讓他們在緊張的答題過程中體會到親近感。”
湖南師大附中高新實驗中學語文老師方蘇維表示,今年試題確實比較容易,而且新穎別致,選材摒棄了以往陳舊俗套的政治話題,考生如果在做題的時候能對試題感到親近,就可以放松緊張的心情。
傳統文化考查分值比重超過名著閱讀
“不同的傳統節日,人們有不同的傳統習俗,例如春節人們會貼春聯,吃團年飯……請例舉出元宵節的兩個傳統習俗”、“不同的傳統節日,有著不同的故事傳說。例如,端午節就與‘屈原投江’的傳說有關,請分別寫出一個中秋節和七夕節(乞巧節)相關的故事或傳說的名稱”、“策劃開展一次‘傳統節日與傳統文化’的活動”……每題兩分,共6分的比重(比名著閱讀分值高1分),讓不少老師稱“沒想到”。
“讓傳統節日文化更廣泛地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很必要的。”楊禮老師表示,和高考試題一樣,對傳統文化的關注是今年中考語文的特點之一。試卷中的綜合性學習關注了傳統節日,名著閱讀中關注古典文學名著。
作文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明德華興中學呂芳芬老師對今年的作文題給予高度評價:“這兩個題目(二選一)都充分引導學生走進真實的生活中,說真話、訴真情。”
呂芳芬老師表示,作文題《那份不一樣的真情》,在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體會細膩情感的同時,讓學生學會用思辨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中不一樣的情感表達方式,體會愛與真情的多樣性。《我們一起品味過的 (快樂/憂傷)》,指向明顯,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友情等,關注朋友和圈子,體會團隊中的情誼。(記者 岳霞 實習生 韓雪 梁觀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