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瀏陽蕉溪中學,譚老師生動風趣的科技課堂點燃了眾多鄉村孩子的科技發明創新夢。 鄒麟 攝
在瀏陽蕉溪中學校園里出現非常感人的一幕:一位剛來到這所農村中學僅僅一兩個小時的老師,馬上成為了這所中學處處受到歡迎的偶像。當他要離開校園的時候,同學們紛紛從各自教室后窗探出頭來,向他揮手致敬。他就是長沙市著名的青少年科技發明創造輔導老師譚迪熬。昨日,譚迪熬等幾位來自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長沙科技新聞學會、啟云教育基金會的志愿者一起送課下鄉。一堂一個小時的科技發明創新課,點燃了七百多名農村中學孩子的科技發明創新夢。
在講臺上,譚迪熬擺放了很多來自長沙青少年的發明實物,這些發明均獲得過全國大獎或者國家專利。比如,初學扣扣子的小寶寶經常把扣子眼扣錯,長沙一名初二男同學就發明了顏色配對的扣子眼;下雨天上公交車經常被淋濕,湖南一師一附小11歲男生就發明了可以安裝在公共汽車上的雨棚;抬頭打掃屋頂衛生時,灰塵很容易掉到眼睛里,長沙一名學生就在安全帽上安裝了一個可調角度的平面鏡,不用抬頭也能清理屋頂灰塵,這個發明不僅獲得大獎和專利,還被美國一個公司應用;因女兒身體需要補碘,媽媽大冬天要清洗海帶燉湯給女兒喝,手在冷水里泡著傷得厲害,小姑娘為媽媽發明了滿懷愛意的海帶清洗專用刷……“發明創造來自生活需要。”譚老師在講臺上一邊展示這些科技發明實物,一邊生動地講述了這些獲獎發明背后的故事,臺下的中學生看得特別認真。(記者 譚琳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