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讀一本好書”、“跟著父母到單位工作一天”、“分組模擬開店”、“獨立買菜做飯”……在減負的呼聲下,學校老師留的作業彈性很大,五花八門的形式引起人們關注。(1月16日《華西都市報》)
一面是輕松愉快的假期令人望眼欲穿,一面是繁重的作業讓人欲罷不能,無奈之下,各種“對策”應運而生:跪求作業答案、高價雇人代寫作業、全家上陣合作完成······可謂窮盡辦法。歡樂的假期中,一堆繁重的作業實不應景,讓人“學,不得安寧;玩,不能盡興”。在“替老師做作業”的抱怨聲中,學習誠然收不到成效,遠遠背離了老師布置作業的初衷。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版”寒假作業新鮮“出爐”,讓人不禁欣然點“贊”。
較之過去“填鴨式的練習集”,新版作業注重“閱讀”和“實踐”的特點,無疑是一大進步,是向素質教育的前行。“假期讀一本好書”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自由,也有利于閱讀能力的培養;“獨立買菜做飯”讓孩子們回歸生活,體會父母的辛苦;“用少量壓歲錢炒股”讓學生學以致用,使知識更“接地氣”,而“分組開店”則使學生深入社會,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除了注重“閱讀”和“實踐”外,“新版”寒假作業中,有很多任務都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這就變“爸爸,我們去哪里啊”為“寶貝,今天我們做什么作業”,既鍛煉了孩子的能力,又增加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可謂一箭雙雕。只是在合作的過程中,愛子心切的家長還要多多注意“該放手時就放手”,以鍛煉孩子為主,參與指導為輔,有意識提高孩子的能力,切勿“越俎代庖”。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這是羅大佑《童年》歌詞中描繪的場景,可人們看到,因為繁重的課業負擔,現在孩子們在假期里,很難有空閑去感受這樣的美景了。然而,“新版作業”的事實卻啟示我們,盡管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真正努力,改變就會不斷出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