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電子書包”在光谷一些中小學校悄然開始試點。如今兩個學年即將過去,這一新型教育模式成效如何呢?記者昨日探訪光谷六小、光谷四小等學校發現,學生的書寫能力和視力并沒有與同齡孩子產生明顯差距,但書包卻是真的輕了。
昨日,記者走進光谷六小5(2)班,48名同學面前,擺放的不是傳統的課本,而是一個個“電子書包”。“電子書包”是比課本稍大的平板電腦,里面不僅容納教材、作業本及課內外讀物、字典等,還使用無線網絡與老師的主機聯網。只見語文老師王莉,在電子白板上播放了一段視頻,然后提供了3篇閱讀材料。而在老師講解時,閱讀材料同步傳到每位學生電腦上,老師在電子白板上點擊學生姓名,該學生對文章的預習筆記、課堂理解便立刻在屏幕上顯示,供全班同學討論。“電子書包可以放視頻,使用很方便,課堂變得更形象、生動,也更豐富。”5(2)班學生尹雨佳說。
記者了解到,2012年9月起,光谷一些中小學開始試點“電子書包”,它的好處是能減輕學生書包重量,免去了學生把書本背來背去的麻煩。不過對學生視力和書寫能力的影響也讓一些家長擔憂。“從去年9月起,學校限制了‘電子書包’的使用時間,并僅限語數外三門課使用。”光谷六小校長劉翠娥說,由于在平板電腦上書寫不易成體,學校要求每名學生每天練字20分鐘,用平板電腦看書寫演示,動筆練習還是在寫字本上。
記者觀察到,該班48名學生中,只有6名學生佩戴眼鏡,這一比例與多數小學同年級班級相當。而學生們用筆書寫的作業,也大多字跡工整,書寫水平并不比傳統方式培養的學生差。“教育信息化是大勢所趨,但目前‘電子書包’仍處于試點階段。”武漢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家長對“電子書包”特別關心的一些問題還沒最終解決,如是否影響孩子視力和注意力等,“估計還要試點幾年才有望普及推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