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要加速實現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急需培養一大批能夠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高技能人才,這給高職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我們也看到,高職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事業的薄弱環節,就黑龍江省來說,仍然存在規模過小,教育資源分散,難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規模效益;內涵建設不足,專業、課程與教材、教學與評價等方面職業教育特征不強;學校與產業發展結合不夠,與企業難以深度融合;技術服務與推廣、技術技能培訓等社會服務能力急需加強;教育改革不夠深化,辦學體制機制不活,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與加強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全面把握高職教育發展機遇,做大做強高職教育,必須堅定“低成本擴張和內涵式發展相結合”的辦學道路自信,堅定“立足產業、攜手行業、服務企業、成就職業”的辦學理念自信,堅定“一體兩翼”的辦學模式自信,堅定“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增活力”的發展動力自信。這“四個自信”既是對高職教育規律深入探索、思考的收獲,也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實踐經驗總結。
一、堅定“低成本擴張和內涵式發展相結合”的辦學道路自信
我省高職教育經過多年發展,出現了多所辦學質量和辦學聲譽較高的職業院校,為我省經濟發展輸送了大量高技能人才,在老工業基地振興、“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與南方經濟發達、高職教育發展較為成熟的省份相比,我省高職院校雖數量眾多,但普遍規模較小、教育資源分散、優勢不明顯、影響力不大。這樣就對我省高職院校提出了一個適度擴大規模的要求。在規模擴張的過程中,路徑選擇十分重要,如果不計成本,盲目擴張,必定背上沉重的包袱,影響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因此要選擇那些各有優勢、各有特色、互補性強、便于融合的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整合,走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合并道路是較為科學合理的選擇。黑龍江科技職業學院并入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并更名組建黑龍江職業學院,在全國1228所高職院校發展中,走出了一條資源整合、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特色重組之路。一所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與一所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實現強強聯合,兩校在專業設置、師資力量、辦學聲譽、辦學用地等教育資源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合并后成為省內辦學規模最大、專業最全、地理位置優越、師資力量雄厚,最具發展潛力的綜合性高職院校。在注重規模擴張的同時,要抓好內涵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內涵建設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之本,是學校發展的核心。高職院校要全面分析當前在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建設上存在的不足,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高職教育項目,以項目建設為依托,推動解決內涵建設中諸多發展瓶頸,提升學院的辦學實力與水平。
二、堅定“立足產業、攜手行業、服務企業、成就職業”的辦學理念自信
職業教育是教育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最直接的結合部,為經濟社會培養直接從事生產實踐或服務活動的一線人才。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職業教育貢獻率越高。這就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和定位必然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堅持正確的辦學理念,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為根本宗旨,緊密結合產業發展需要,不斷創新辦學體制機制,密切與行業企業的合作,為學生就業打造堅實的職業能力基礎。黑龍江職業學院在我省率先啟動了職業教育進園區項目,并作為省裝備制造和省畜牧獸醫兩個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搭建了“攜手共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校企合作平臺,提升了服務產業能力,促進了學生就業,實現招生就業的良性循環。去年在全省生源大幅下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不能完成招生計劃的情況下,逆勢而上,錄取人數突破5000人。
三、堅定“一體兩翼”的辦學模式自信
高職教育承擔著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使命,因此,在大力提高高端技能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高職院校還要努力為當地企業和社會提供技術服務、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等服務。這不僅是高職院校功能充分發揮的需要,也是高職院校走向市場,擴大服務面,提高生存能力的需要。有條件的高職院校要率先推進繼續教育教學改革,構建繼續教育人才培養新機制和多樣化的繼續教育教學新模式,滿足社會、行業、企業和城鄉勞動者多樣化、個性化學習與發展的需要,逐步形成具有高職特點的繼續教育辦學特色。黑龍江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黑龍江職業學院確立了“建設高職教育名校和繼續教育強校”的兩大目標,在做大做強高職教育的同時,努力發展成人教育,擴大培訓市場,擴大社會服務。目前,已形成了以高職教育為主體、以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訓為兩翼的相互促進、相互支撐、均衡發展良好態勢。
四、堅定“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增活力”的發展動力自信
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起步較晚,高職院校普遍脫胎于成人高校、專科院校和中專院校,舊胎記太重,培養的人才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要不斷探索和把握高職教育規律和特性,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企業共同開發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過程突出強化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現院校的可持續發展。由專科院校、成人高校轉型或中專院校升格成立的高職院校,由于歷史原因,內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內設機構過多過雜、職能重疊交叉;干部人員過多,超職數配備嚴重;人員結構不合理,行政后勤人員比重偏大,教學人員比重偏小;少數干部觀念陳舊、工作懈怠、素質偏低;人員管理仍以身份管理為主,干部能上不能下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只有通過徹底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才能實現。通過改革,建立起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實現傳統事業單位干部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重大轉變,使全員競爭上崗工作進入常態化,為院校內涵式發展構建堅強有力的支撐服務體系。黑龍江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黑龍江職業學院歷經兩年,系統部署、分步有序地進行了機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管理體制改革、人員結構調整、目標管理等系列改革,獲得了發展建設的原生動力和內在活力,各項事業呈現出勃勃的發展生機。(作者系黑龍江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黑龍江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