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滿青翠葉子的樹蔓,融合流行的鏤空設計,編織成時尚的上衣;顏色、厚度不一的宣紙經過剪刀、膠水和針線的加工,讓新娘模特走出紅毯上的甜蜜;天藍色的工作服、白大褂和黃色的安全帽,各種機械設計、園林設計模型以及改造加工后的食品,也能登上時尚潮流的走秀節目……湖南農業大學的創意服裝秀《農大印象》不僅吸引著青年學子,更成為該校用專業特色來激發學習熱情,實施專業育人的最好闡釋。
近年來,湖南農業大學各個專業學院的學生將剪紙、禮儀和古典舞等傳統文化融入專業元素,用攝影、DV秀、PPT等技術展現專業知識,通過趣味活動、創意表演和專業文化激發吸引力,這一系列寓教于樂又不失專業內涵的活動,在學生中有口皆碑。
食品科技學院的展出形式別出心裁:紅豆、綠豆、草莓等食材轉眼就成了黃包車、帆船、汽車等交通工具;廚神板塊中的水果拼盤比賽,則是用各種水果打造出新奇的造型,將蘋果削成白天鵝,用西紅柿皮疊成玫瑰花。還有不少企業進駐招聘,產品試吃,長達10米的免費蛋糕,集聚了非常高的人氣。
婚紗花藝秀是園藝園林學院專業文化活動的一個特色節目,每次上演都會在全校引起轟動。模特捧的花,用鮮花、綠葉、干枯的枝椏設計而成,大膽而不失細膩,簡潔而不失活潑的婚紗裝飾物,全都來自園藝專業學生純手工制作。
校團委書記蘭勇認為,曇花一現的美驚艷卻短暫,但余音繞梁和唇齒留香的余韻綿長令人難以忘懷。要想真正地將育人活動辦好,不能僅靠一時的熱鬧和精彩吸引學生眼球,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心底的求知欲望。
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陳冬林表示,學校傾力于專業文化活動上,是源于“要用文化去托起農業夢想”的思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與我校學生暢談時,曾提到自己做過一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他和助手一起在稻田里散步……”陳冬林說,從事科學事業,夢想不可或缺。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輔以豐富的專業元素,這類“文化嘉年華”活動,不但成為校內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激發了一代代湘農學子的農業夢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