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人民網微博發布了“75所部屬高校2013年就業率排行榜”,稱“本科就業率前三名:北師大、中國藥科大學和華南理工;后三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蘭州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該排行榜是人民日報根據各個學校2013年的就業質量報告進行的排名,被廣泛轉載,也引起了較大爭議。昨日,該榜單排名倒數第三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接受楚天金報記者采訪時回應:就業率不等于就業質量,學生和家長請謹慎參考就業率數據。
該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汪平稱,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是協議就業(畢業生與企業簽訂就業協議書或勞動合同)、升學、出國、靈活就業等幾部分人數占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靈活就業率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重要組成部分,與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高低成正比。靈活就業包括自主創業、自由職業等。而自由職業則包括自由撰稿人、翻譯工作者、中介服務工作者、某些藝術工作者等。
藝術類院校畢業生較多的選擇自由職業,靈活就業率較高,而非藝術類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率相對較低。75所部屬高校2013年就業排行榜前十名中,中央美術學院靈活就業率為57.64%;北京師范大學靈活就業率22.13%;北京交通大學14.65%;東南大學1.41%。而所謂“排名倒數第三”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靈活就業率僅為1.10%。“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不能畫等號”,汪平表示,就業率只反映畢業生就業人數的比例,僅是評價就業質量的指標之一,并不能夠全面真實地反映學校的辦學實力、教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狀況等。就業質量評價的核心標準還應包括畢業生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獲得OFFER的數量、就業滿意度、月收入、職業期待吻合度、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半年內離職率、對母校的滿意度、推薦度、用人單位滿意度、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的質量等方面。
據介紹,近年來,湖北省教育廳每年8月底對各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抽查,防止高校就業率注水,并引入第三方——麥可思研究院對湖北省高校就業質量進行評價。根據去年的抽查報告顯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2屆畢業生一年后就業率96.2%、就業現狀滿意度66%、對母校的滿意度95%,均居湖北部屬高校首位;畢業一年后的月收入4663元,僅次于華科、武大居第三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