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秋季起始年級開始,擇校生將自動喪失分配生資格,即不得享受優質高中到校指標;而民辦學校自主招生時,也不允許目測,只能采取查看個性特長和素質報告冊以及其他相關資料等辦法進行。
記者昨從2014年武漢市教育計劃入學招生工作會議獲悉,該市義務教育新生入學政策今年做出上述兩項重要調整,目的是進一步促進生源均衡,逐步給擇校熱、擇生熱降溫。
與此同時,“劃片對口,免試就近”入學政策、政府通知入學制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民辦初中學校招生政策等保持不變。
擇校生認定以入學通知為準
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包括幼升小、小升初。“擇校生不得享受分配生資格”的規定,意味著學生只要在這兩次入學中擇校一次,在未來中招升入高中時,就不得享受優質高中到校指標。
擇校生的認定以什么為依據?
武漢市教育局負責人介紹,如果學生實際就讀學校與《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指定學校不一致,即認定為擇校生。部分特殊情況,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有關部門甄別研究認定。到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不認定為擇校生。
分配生又有哪些優勢?
據介紹,2006年,武漢市首次嘗試分配生試點,將部分優質高中指令性計劃的12%,直接分配到區內初中學校,由初中推薦優秀學生免試入學。此舉旨在讓薄弱學校的學生有更多機會就讀優質高中,緩解小升初擇校熱。
從2009年起,分配生也必須參加中考,但錄取時可降低分數標準,去年是降低30分。今年,這一優錄政策仍將繼續保持。
此外,過去8年間,武漢市分配生比例不斷提高,去年為45%。今年,這一比例將繼續提高,招錄分配生的省、市級示范高中學校,按各校指令性招生計劃名額的50%招錄分配生。而我省部分地區已實現優質高中指令性計劃“全額分配招生”。
業內人士分析,以中招分配生資格,制約幼升小、小升初時擇校,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擇校熱。而一些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學校,特別是民辦學校,將收獲利好。
禁止目測方式防范打擦邊球
“以前,武漢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禁止組織任何形式的筆試、面試或任何變相形式的考試、考核擇優選拔新生,但不少學校采用目測的方式打擦邊球。今年起,民辦學校自主招生時將禁止目測。”武漢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一政策是在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的前提下,貫徹落實教育部年初出臺的關于義務教育新生入學及小升初文件精神而制定的。
據介紹,今年,民辦初中學校招生政策不變:一是堅持政府通知入學在先、民辦學校入學在后;二是不得設置報名資格條件限制,每名學生只能選報一所民辦學校;三是報名數大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采取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相結合的招生方式;四是電腦派位與自主招生計劃比例按4:6安排;五是禁止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面試擇優選拔新生。
取消目測后,學校只能通過查看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素質報告冊以及其他相關資料招生。武漢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他相關資料”的具體范圍,將在新規實施過程中明確和界定,但“不準將社會性學科競賽成績或社會辦學機構的測試結果與新生入學掛鉤”。
義務段招生報名日程表
5月26-30日 各區辦理跨區入學登記手續
6月14日 小學畢業考試
6月15-18日各區公示義務教育學校服務范圍
6月24日 跨區小學畢業生檔案交換
7月3日前各區發放《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
7月5-6日 初中新生報名
7月8日 初中民辦學校報名
7月15日 民辦初中新生入學電腦派位
7月20日前實驗外語學校、民辦學校完成錄取
7月25日面向全市招生學校調檔工作開始
8月24-26日 小學新生報名
8月27-28日 民辦小學新生報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