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學生們在學校里擺攤賣盆栽 通訊員董禹婷攝
5天時間里,70名學生自找貨源,自籌經費,在校園里擺地攤賣盆栽,銷售業績和營銷方案將決定他們能否獲得期末考試中的25分。
10月16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2011級市場營銷班結束5天的實戰營銷考試,全班總贏利兩千多元,小組盈利最多的達到843元,最少的也有104元。
大學期末考賣盆栽
出此“神題”的是該班《營銷心理學》的老師欒曉梅博士。欒曉梅將期末考試分成4個項目,即盆栽銷售、櫥窗設計、廣告宣傳和網絡營銷,每個項目分配25分。盆栽銷售項目中,全班70個學生分為7個組,每個小組都要設計自己的隊名及營銷方案。
“賣盆栽賣盆栽,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不看會后悔的啊!”NDY小組的李歡歡大聲地叫賣著,吸引了不少學生駐足圍觀。
小攤上擺著有仙人球、長壽花、富貴竹、含羞草等7種盆栽,看到有顧客來,她們馬上上前推銷。有人買了盆栽,她們便拿出預先設計好的表格,讓顧客留下聯系方式。“這種營銷方式會讓她們擁有一批穩定的顧客群,具備營銷的基本才能。”欒曉梅評價。
“我們第一天就賣了32盆,往后的幾天,銷售情況也挺好的。”學生楊夢夢說。
實踐考核受學生歡迎
從進貨、擺攤到銷售全部由學生獨立完成,進貨資金由學生自籌,如果資金不夠,可找欒曉梅借,但最多借200元。如果最后賠了,所有組員一起承擔;如果賺了,利潤將用于接下來的櫥窗設計、廣告宣傳、網絡營銷的考試,最終所獲利潤將用來獎勵獲勝的隊伍和表現優異的同學。
對于這樣一種全新的期末考核方式,學生們都積極“應戰”。“我們進貨要去很遠的花鳥市場,來回要花6個小時,進貨時也會向老板學習一些養盆栽的知識,還會在網上查資料,以便和顧客交流。”學生楊夢夢說,“雖然挑戰性很大,但是相對于單調的考試,這種考核方式我更喜歡,可以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生活中的實踐結合起來,更能學到東西。”
擺地攤考驗課堂知識
銷售過程中,欒曉梅會到現場隨時跟進,并根據各小組的營銷策略、銷售利潤和現場創意進行打分。“進貨、擺攤、銷售,每一個過程都會涉及到《營銷心理學》中的問題,比如顧客心理、產品包裝設計等,這都可以鍛煉到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認知心理。”欒曉梅說。
之所以選擇銷售盆栽,欒曉梅解釋是因為學生對盆栽植物還不算很了解,而且銷售盆栽的成本低,受學生歡迎,易于銷售,在銷售過程中學生可以觀察顧客心理,將書本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