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大學當了11年教師的楊飛發微博稱,因沒有發表論文,他被學校轉到圖書館工作,引發網絡熱議。湖南大學人事部門向記者表示,楊飛在科研業績方面有“硬傷”,轉崗屬正常人事調整。
轉崗前,楊飛是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一名講師,為本科生講授管理學、經濟學等課程。他在10月4日發出名為《致工管院的朋友們及湖南大學教研同仁的一封信》的圖文微博稱,因為沒有發表論文,被轉到圖書管理員崗位。在信中,他用大篇幅解釋了自己沒有發表論文的原因,指出當前學術論文發表、科研項目申報方面的花錢買論文、學術造假和抄襲等種種弊端,提出“堅決抵制”。
楊飛的遭遇,引來網友3萬余條轉發和近萬條評論關注。部分網民以自己的經歷為例,支持楊飛的觀點,認為楊飛“說出了不少老師想說而不敢說的真心話”。但也有不少網民對楊飛科研能力提出質疑,指出不愿花錢發論文不是沒有論文的借口。
“自己還是挺喜歡教書的,有點舍不得。”楊飛8日下午告訴記者,他自認作為一名教師是合格的,幾年來都超額完成教學任務。因為從來不照本宣科,平時上課也比較受學生歡迎。之所以不愿發表論文,最重要的原因是覺得自己還有不足,應該要做得更好,出手就要是精品。
湖南大學人力資源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楊飛轉崗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調整。湖南大學自2011年8月起實行教學科研系列全員聘用制,符合一定教學、科研條件的教師才能被聘任教學科研系列崗位,不符合條件的轉崗或低聘。同時,為一些部分達標的教師設立了過渡聘任期,督促他們在過渡期內提升教學、科研履職能力。
據介紹,湖南大學人事部門在2011年根據楊飛的教學、科研業績,與他簽訂了2年制過渡聘任合同。2年期滿后,除無學術論文發表這一“硬傷”外,楊飛在教學方面也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學校為此決定將他轉到更適合的崗位工作。考慮到他的攝影、運動特長,提供了圖書館和工會兩個單位供選擇。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一名教授說,楊飛平時基本能夠完成教學任務。之所以執教11年才被轉崗,是因為“學校不同發展階段對教師會有不同的要求。湖南大學作為一所‘985工程’高校、研究型大學,對教師確有一定的科研要求”。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