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理工大學一大一新生在寢室使用電腦被輔導員收走,在簽署“十一把電腦帶回家”的保證書后,才被允許取回。這條新聞瞬間成為微博、媒體、高校熱議的話題。近些年,青少年包括大學生沉迷網絡時有報道,大一新生“該不該帶電腦”、“學校如何管理”也成為重新思考的議題。
記者走訪長沙河西幾所高校宿舍區,發現幾乎每個新生寢室都有電腦,六成以上新生擁有電腦,便于攜帶的筆記本更受學生青睞。
有90%的新生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帶電腦。“現在信息這么發達,沒電腦不上網就什么都不知道,大學靠自主學習,很多東西不知道你只能求助于電腦。”“和以前的同學聯系也靠網絡,去圖書館或者外面上網太不方便了。”
一些目前沒有電腦的同學也表示會在近期或者大二考慮購買電腦。來自農村的小林悄悄跟記者說,“其實我也挺想買電腦的,不過等到大二再說吧,聽說學校有舊貨市場,買一個便宜一點的二手電腦也不錯。”
10%的同學也表示,學校已經有很多資源,“要真想學習,圖書館、機房足夠了”、“沒有電腦限制可以多出去走走”。
記者調查發現,超過五成大學生上網時間每天超過4個小時。走進各大高校的女生宿舍,可以看到幾個同學圍坐一起看電影、電視節目的場景。“寢室沒有電視,現在時間多了點,放松娛樂一下,女孩子嘛,這個愛好還是共同的。”相比女生,男生更喜歡打游戲、看新聞、逛論壇。“沒有作業的話,一般就是玩玩游戲,很多男生喜歡玩LOL,要不就是關注時政新聞。”
除了娛樂,電腦對于各專業大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學習、掌握信息的工具,“Word、Excel這些工具都是要學的,沒有電腦的話太不方便。”“專業經常要做設計圖,電腦是人手必備。”“編導專業有很多軟件需要學,沒有電腦自己實踐的機會就比較少。”而對于中南大學新生王博言來說,目前電腦最大的作用在于掌握信息,“學校在網上發消息,負責人用電腦整理文件上交,這都需要我們及時通過網絡知道。”
據了解,省內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都沒有明確規定“大一新生不準帶電腦”。而對于北京理工大學的這一做法,不少學子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直接明令禁止,我認為這是簡單粗暴的問題解決方式,只會衍生出更大的問題。建議學校可以給大學生開設青年自我管理課程,大學生要學會自我管理,才可能成才成功。”湖南師范大學學生沈宇呈鋒說。
湖南大學學生奉蘭則表示,“學生在大學期間也要自律,多去參加學校的活動,注意力就不會總在網上了。當然,學校也要提供必需的資源,不然確實不方便。”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