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課是許多大學生都經歷過的“必修課”。不過,最近逃課現象有所升級:部分大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不能上課,最終選擇花錢請人代上課,每節課一般10塊錢左右。除學生自身原因外,有些課程枯燥無趣,也是學生翹課的原因之一。專家表示,高校應建立更加人性化的課程點名制度,并提高教師自身的課程質量,訓練學生的自我控制力。
請人代上課是為應付點名
“有時課堂里會出現生面孔,有的是來蹭課的,有的是冒名頂替別人來上課的。”省內某高校一名大三學生小華告訴記者,這樣的現象比較常見。李同學則回憶說,大一時,因為所在專業有好幾個班,所以同一門課同一個人,往往這次是一個面孔,下次又是另一個面孔。甚至同一個人,有時會用不同聲音幫好幾個同學代答“到”。
“弄得我都搞不清楚這個人究竟長啥樣。”李同學說,許多大學老師并不能記住每個學生。“除了課堂表現積極或者讓人印象深刻外,大部分學生對于老師來說都是‘陌生人’。”而學生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去上課,又懼怕老師點名,扣平時分,影響考試成績。所以就直接請人去幫忙上課,主要還是為了應付點名。
花錢請人代上課并不少見
代上課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朋友、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答到,另一種就是花錢雇人幫忙去上課。
“最普遍的是認識的人之間相互幫助吧。但花錢雇人幫上課的,也不少。”某獨立學院大四學生章同學告訴記者,學生一般都只是偶爾不去上課,所以朋友之間相互“幫助”一下很正常,她說:“這種方式叫桃園結義。”
記者隨訪的同學中,大部分表示同學之間的幫忙比較普遍,比如在老師點名時幫忙喊個“到”。記者隨訪了昆明多所高校的30多名同學,超過六成的受訪學生表示,自己有過請別人幫忙喊“到”或者幫別人喊“到”的經歷。
代人答“到”就能賺錢
“平時比較便宜,一節課也就10元錢左右。但到了節假日前后,會漲到20元至30元錢不等。”某高校一位有過代上課經歷的尹同學告訴記者,因為大學課程很少,而且很零散,許多老師查的也不嚴。所以他大一大二時有許多時間代別人上課。“有時候一個月能賺幾百元。假期的時候會賺得更多。”據他介紹,學校里有些同學就是靠代上課掙錢的,“收入還挺可觀”。
如果在特殊時期,比如放假,就得花錢請人代上課。省內某獨立學院的章同學就有過花錢請人代上課的經歷。在大三下學期清明放假時,她周四一共有6節課。如逃課的話,就可以擁有一個8天的假期。但是任課老師特別嚴,每節課都點名。為了延長清明節假期,她花了150元請了個學妹幫忙上課。章同學說:“到節假日,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瞞天過海”有風險
提醒學生別踩雷
學生看似很聰明,可老師也不笨。“請人代上課其實風險挺大的。”省內某高校文學院大四學生小李告訴記者,請人代上課被發現的話,有的老師可能不太計較,但大多老師都很反感這種欺騙行為,該科目的期末考試成績肯定不會理想,大多會掛科,甚至會被直接取消考試資格。
小李介紹,自己有過類似經歷。一次因為有事請人代上課當堂被老師發現,老師特別生氣,小李又道歉又寫檢討的。最后還是難逃掛科厄運,“最終期末考試老師給了59分,掛了。”小李說,自己從此以后再也不敢逃課,更不敢叫別人代上課。
老師觀點
上課點名制度須更人性化
云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講師梁昕分析,導致部分學生花錢請人代上課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
1. 社會整體價值觀的導向問題。“成績”已不是畢業生在尋找工作時的唯一核心競爭力,工作經驗、工作能力等同樣成為了用工單位在招募新人時的重要標準。因此,一些大學生為了能增加自身競爭力從而只能選擇這樣的方式。
2. 上課點名制度的問題。一些老師為了保證自己上課的到課率,規定了很嚴格的點名制度,譬如一學期只有3次請假機會,超過3次期末考試就鐵定不及格,更別提曠課。在這種點名制度之下,往往就會導致有突發急事的同學寧愿鋌而走險。
3. 個人控制力的問題。雖然代答到、代上課的現象從本質上說是因為曠課所引起的,撇開一部分突發急事的同學,“代”字隊伍里多數還是那些不喜歡上課、成績不佳的人,屬于個人控制力的問題。
因此建議:高校應建立更加人性化的課程點名制度;訓練學生的自我控制力;提高教師自身的課程質量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