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加快教育現代化,黑龍江省制定出臺了《黑龍江省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標準》。
學校規模——消除大班額現象,探索小班化教育實驗
(1)小學5年制學校,一般不少于5個學年教學班,最高不能超過30個教學班;小學6年制學校,一般不少于6個學年教學班,最高不能超過36個教學班。
(2)農村初中一般應達到12個教學班以上,最高不能超過24個教學班;城鎮初中一般應達到18個教學班以上,最高不能超過32個教學班。
(3)九年一貫制學校,最少不少于9個教學班,最多不能超過36個教學班。
(4)完全中學初中部,三年制初中,最少不少于6個教學班,最多不能超過12個教學班。四年制初中,最少不少于8個教學班,最多不能超過16個教學班。
小學每班學生人數最低不少于15人,最高不超過45人。初中每班學生人數不少于35人(農村初中不少于25人),最高不超過50人。
城鎮一些學校存在的大班額現象,盡快消除。
學校設置——對選址具有明確要求
以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方便學生就學為原則。學校選址和建設要避開污染源處、地震斷裂帶、山丘滑坡帶段、泥石流地區及水壩泄洪區等不安全地帶。高壓線纜、易燃易爆市政管線及市政道路等不能穿過校區。學校周邊環境應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校園周邊200米范圍內不得有游戲機室、歌舞廳、臺球室、網吧等經營性場所。校園建設總體規劃依據規模和需要按著教學區、體育運動區、生活區等不同功能要求合理布局。
校舍面積——滿足教育教學和開展課外活動需要
學校用地包括建筑用地、體育用地、綠化用地、勞動實踐用地等。小學生人均占地面積9~28平方米;初中生人均占地面積10~26平方米;小學每班教室使用面積52~61平方米,初中每班教室使用面積56~67平方米(農村學校可根據實際的需要,適當縮小教室的使用面積)。小學應設有科學實驗室、計算機教室、語言學習室、多功能電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體育教室、綜合實踐活動室、教師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以上各室每間使用面積不少于52~86平方米,學生閱覽室使用面積可根據需要確定)、圖書室、儀器室和準備室(科學實驗)、心理咨詢室、檔案室、體育器材室(以上各室每間使用面積不少于18~38平方米)等專用教室。初中應設有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室、語言實驗室(24個以上教學班的學校應增設理、化、生實驗室和計算機室以及語言實驗室各1間)、技術室、多功能電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體育教室、綜合實踐活動室、教師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圖書室(以上各室每間使用面積不少于56~96平方米,學生閱覽室使用面積可根據需要確定)、儀器室和準備室(理、化、生)、化學藥品室、生物模型標本室、心理咨詢室、檔案室、體育器材室(以上各室每間使用面積不少于23~36平方米)等專用教室。
教師隊伍——學歷和職務結構要達標
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配備教職工,教師學歷、職務結構要符合要求。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95%以上,其中:大專學歷占80%以上;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95%以上,其中:本科學歷占70%以上;小學高級以上職務占教師比例40%以上;初中中級以上職務占教師比例45%以上。建立教師崗位責任制,實行教師聘任制,有教師考核制度,做到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有機結合。年度考核合格率達到90%以上。建立健全教職工的晉職晉級、獎懲制度,并能有效執行。
考核評價——小學取消百分制,初中不排名
學校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以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體育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作為評價目標。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每天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學生書面家庭作業每天控制在1小時以內。除初中非畢業年級學生外,每天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1.5個小時。不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小學生學業成績評定實行等級制,取消百分制。不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活動。小學語文、數學、外語課程每學期進行一次期末考試,其他課程只作為考查,不得考試。初中期中、期末各舉行一次統一考試。學生考試成績不排名次,不作為評價學生和教師的唯一標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