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下午2點,長沙望城區28歲的農民袁虎,匆忙洗腳上岸,乘飛機去北京領取全國五四青年獎章。
5月6日上午11點,剛從北京領獎回家不久的袁虎,就卷起褲腳下田除草。
這位85后承包了2600畝水稻田。與不少鄉鎮中的小青年一樣,他也曾外出打工,還“混”了一個管理的職位。5年前,他回鄉種田。
帥氣小伙怎么會喜歡種田?
袁虎通過土地流轉,已承包了鄉里2600畝水稻田,周邊153戶農民加入了他的合作社,去年產糧2000多噸。他的經營范圍頗廣,大米加工、養豬、養魚、養鴨等。村里的許多農民跟著他發家致富。
“農民把田都交給了我們社里,社里再請他們上班,中午還給他們統一安排午餐。”袁虎說。
袁虎長得帥氣,田里勞作的姿勢有板有眼。很多人不明白,帥氣小伙怎么會喜歡種田?有人開玩笑,他可以到城里開一家中西餐館,完全可以打開市場。
兄弟倆的“聯名”說服
袁虎當然想過比種田更有出息的事情。比如,高中畢業后,他就去了廣東的一家物流公司打工,幾年時間,從普通打工者升為了年薪10多萬的管理員。
但老人的高興勁沒有持續多久。2007年8月的一天,袁虎突然打電話給父親,不想打工了,要回家種田。老人當即就拒絕,“祖輩們一直在種田,種出了什么出息?”
袁虎同時還給哥哥打電話,告知了這一想法。也遭到了同樣的回絕。但一兩個月后,兄弟倆達成了一致,共同說服父母。
兄弟倆的理由很充分,現在的農村年輕人都不種田了,新康鄉水稻田面積近3萬畝,而當下國家對農業的優惠政策空前,專業化、規模化種植還不明顯,農業產業附加值不高,但農業機械化程度、農業種植技術非常高……
父母親說不過他們,只好嘆氣地答應。
對方一聽說是農民,就不聊天了
袁虎的同學打來電話,問他在哪里發財,他說是在種田。同學不信,最后驚訝地說一句,你腦殼燒壞了吧?
工作之余,袁虎也上網,或者“搖一搖微信”,找人聊天,可對方一聽20多歲的年輕人在家種田當農民,立馬關閉對話,似乎跟農民打交道就會掉價。
袁虎也懶得解釋,他認為,城里做事,怎么會有開著2米多高的拖拉機在太陽下的水田里馳騁拉風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