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地699萬高校畢業生陸續畢業,2013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年”。為實現自己的夢想,部分高校畢業生仍然寄居在學校周圍,變身“校漂族”。
“學校周圍的房租便宜,消費不高。”2013屆江西高校畢業生熊宏(化名)一直想通過創業改變現狀。畢業后,他和同學在學校附近租房承接清洗空調業務。“創業初期,沒什么錢,成本能節省就節省。”
“離開學校感覺被遠離,現在我們還能回學校打球、散步,重溫大學生活。”熊宏的合伙人張歡透露,在這里能找到穩定感、歸屬感。“我們像飄在空中的風箏,一直在為夢想而奮斗。”
在遭遇2013年研究生考試和求職“滑鐵盧”后,華東交通大學應屆畢業生曾志華決定留校繼續考研。從寢室搬出后,曾志華搬到校內一處民房。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他坦承,“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研究生或許可以提供一個更高更好的就業平臺。”
早晨起床后到圖書館“啃”書,中午在學校食堂吃飯,然后回圖書館看書。晚上,曾志華偶爾會去打球、跑步。“畢業了,依然住在學校,我們算是占用學校資源。但學校學習氛圍好,考研信息及時,還能與同學、研友交流。”
華東交通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舒曼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學校有相對熟悉的環境,人脈資源尚在,房租相對便宜,“對于部分畢業生而言,‘校漂’是從學校走向社會的緩沖期。”
“但在這個環境中,他們容易被同化,角色容易錯位。”舒曼提醒,他們要把自己當作社會人,“除利用學校資源提高修養外,他們還要學會獨立與承擔社會責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