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和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以“國培計劃”為引領,以提高教師師德素養和業務水平為核心,以提升培訓質量為主線,以農村教師為重點,大力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著力提升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提供師資保障。
落實培訓計劃。以“國培計劃”為引領,“省培計劃”為拓展,市、縣培訓為主體,校本研訓為基礎,遠程教育和集中培訓為主要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全體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進行分類、分層、分崗培訓。“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及“市培計劃”為縣、校(園)培訓骨干教師梯隊;“縣培計劃”和校本研訓,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進行全員培訓。
加大經費投入。2010年以來,教育部、財政部為湖南“國培計劃”安排教師培訓專項資金14900萬元,共培訓骨干教師130656人;省本級共安排教師培訓專項經費4320萬元,共培訓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63855人,其中骨干教師29530人,校長4435人,班主任29890人。
完善培訓機制。一是建立健全項目招投標機制。實施國培、省培項目實施評審答辯制,增加招投標的透明度,提升項目實施質量。二是建立培訓基地遴選制度。立足省內開設師范教育的高校,遴選培訓單位,穩定培訓專家團隊,開發建設優質培訓課程,穩固實踐教學、教學觀摩和實習基地,為教師培訓提供有效保障。三是建立健全首席專家制度和省級培訓專家庫。四是建立教師培訓激勵約束和保障機制。出臺《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登記管理辦法》,長沙市把繼續教育納入對學校和區縣的績效考核;岳陽、常德等地將教師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和教育“兩項”督導;湘潭、郴州等地實施“四掛鉤”制度,將教師培訓與教師年度考核、績效工資、繼續教育考核、評先晉級掛鉤。
創新培訓模式。創新完善置換脫產研修、短期集中培訓、網絡遠程培訓、校本研修等有機結合的培訓形式和方法,為教師提供包括專業發展、骨干教師拓展提升培訓等在內的多種培訓形式。在“國培計劃”項目實施過程中,探索建立置換脫產研修項目“二次置換”、短期集中培訓“前移后拓”、遠程培訓“統一管理、分網學習”、轉崗教師培訓“三環節三統一”等培訓模式,不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開發培訓資源。衡陽師院組織專家開發了包括《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理念與教學技巧》、《向著陽光走》等在內的系列國培課程優質資源。湖南理工學院帶領學員變廢為寶,自制低成本、高智慧的教具20余件。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開發了七個學科國培教材。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投入200多萬元,開發建設培訓課程資源,視頻時長超過10000分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