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背景】
花垣是湖南省的少數民族縣,經濟、文化、教育的底子都不容樂觀。花垣縣政府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主要工作來抓,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落實,并確定了“政府主導、公民并舉、城鄉統籌、梯度普及”的學前教育發展策略。近年來,花垣縣高度重視學前教育,不斷促進學前教育與其它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著力解決幼兒入園難問題,學前教育步入了健康發展軌道。
【具體實施】
(一)“投、獎、減、引、聯”措施
投,確保每年的教育經費投入中,幼教發展專項經費只增不減,尤其是單列1800 萬元新建18 所鄉鎮中心幼兒園;獎,對辦學規模在300 人以上、投入規模超過200 萬元以上的民辦幼兒園,縣財政給予一次性50 萬元的獎勵;減,為興辦學前教育開設‘綠色通道’,采取減免稅費和租金、簡化辦事程序等方式,為幼教發展敞開大道;引,在財政有限的前提下,積極引導和鼓勵有辦學資質的企業和個人規范辦園,為民族縣的幼教發展添磚加瓦;聯,建立縣領導聯系幼兒園制度、實行公辦園和民辦園定向聯系的‘一幫一’結對子行動。”“五管”齊下,花垣縣幼教發展勢頭強勁。
【實施效果】
(一)多種形式擴大了學前教育資源
在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的同時,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對辦學規模在300人以上,投入規模超過200萬元以上且達到規定辦學條件的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縣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并通過開設“綠色通道”,減免稅收,簡化審批程序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辦園。
(二)加強了幼兒教師隊伍建設
努力改善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穩定幼師隊伍,調動幼師積極性,2008年以來,共為180多位農村幼師每月落實240元補助,民樂等鄉鎮每年從政府辦公經費中拿出2萬元,為幼師落實生活補貼,邊城火焰土村,白巖村等自發為學前教師加薪。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縣委、縣政府每年安排師訓費75萬元,根據學科需求陸續招聘優秀幼師,選送公、民辦學前幼兒園骨干教師及負責人前往學前教育先進地區幼兒園進行掛職鍛煉。
(三)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縣委、縣政府啟動了耗資4500萬元的縣民族幼兒園搬遷工程;投入700多萬元完成了麻栗場鎮中心幼兒園、團結鎮中心幼兒園等7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各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累計投入資金3200余萬元,民辦幼兒園由2005年的7所發展到30所,城南等2所幼兒園被評為州示范園,星星幼兒園被評為州鄉鎮中心示范園。
(四)強化安全監管
政府出臺了《花垣縣民辦幼兒園基本條件實施管理細則》,規范辦學行為,實施部門聯合機制,由公安、衛生等部門組成學前教育監管體系,對所有民辦學前教育機構實行嚴格的審核及年檢制度。加強公、民辦教育機構的橫向聯系,派遣公辦幼兒園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駐點民辦幼兒園,進行“一幫一”指導,引導幼兒規范入園。各相關部門通過舉辦講座、開展應急逃生演練等方式,強化幼兒安全保障措施。
(五)學前教育規劃科學劃
縣委、縣政府制定了“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2013年前每個鄉鎮建成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2015年全面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學前三年毛入學率達60%以上。把學前教育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把實施情況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了縣級領導定期聯系學校機制和縣直單位對口聯系學校機制。從2009年實施“花垣縣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以來,已經完成7個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并投入使用,啟動實施了縣幼兒園搬遷工程,力爭2012年實現招生。全縣形成了政府協調、教育主管、部門配合、共同發展學前教育的良好格局。
【制度創新】
花垣縣政府通過多種措施,在促進規范辦園過程中,還建立了公辦、民辦幼兒園公平競爭體系。全縣各學前教育機構均實行自主招生,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的教師評優、幼兒入學等與公辦幼兒園享有同等待遇,積極引導公、民辦幼兒園開展良性競爭,促進共同發展現在花垣縣各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幼教方式,隨著全縣規范辦園工程的逐步推進,逐漸改變著以往家庭作坊式的教育模式,正向著特色辦園、保育式辦園一步步有序邁進。2005 年至2010 年,花垣公辦幼兒園由1 所增加到7 所;民辦幼兒園由5 所增加到30 所。其中,縣城里民辦幼兒園由5 所增至16 所,增幅325%。鄉鎮簡易民辦幼兒園由0 所增至14 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