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噻,好擠呀!” 幼兒園資料圖片
編輯部:
記者近日在湖南省部分農村地區采訪時發現,各地正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如加大投入,規范辦園行為,提升保教質量等。但目前也存在著建設滯后、師資不齊等問題,特別是農村幼兒園“大班額”的現象亟待引起關注。
以石門縣為例,據該縣教育局統計,2010年該縣有幼兒園87所,其中民辦幼兒園69所,在園幼兒6432人,分別占幼兒園和入園幼兒總數的79%和63.7%。按照教育部《幼兒園工作規程》的規定,幼兒園班額人數分小中大班,應在20至38人之內,混合班為30人。但該縣幼兒園“大班額”現象普遍存在,嚴重超出了國家標準。如壺瓶山鎮完小附設幼兒園中班48人,大班甲52人,大班乙49人。
同時,按教育部規定,辦園規模在3個班以下的,在園幼兒不超過75人,每班至少配備一教一保;辦園規模在3個班以上,在園幼兒超過75人以上的,每班配備兩教一保。按此標準,石門縣除6所幼兒園配齊師資外,其余幼兒園師資配備嚴重不足。如白云鄉中心幼兒園中班3個共136人,大班3個共141人,6個大班額,每班只配一個教師,未配備保育員,遠未達到國家標準。
記者了解到,類似石門這樣的幼兒園“大班額”現象,在湖南其他農村地區也同樣存在。“大班額”帶來的是衛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整體下降。一位幼兒園老師告訴記者:“一個班四五十個孩子,一個老師根本照顧不過來,也無法保證孩子的安全!”據了解,由于該縣幼兒園大多為民辦園,有明顯追求經濟利益的動機,把“大班額”當作增加辦園收入的主要途徑。
記者建議,地方政府在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同時,要狠抓辦園規范,加大對幼兒園的監管力度,出臺相關政策嚴格控制班額人數,確保教育和管理水平。同時,加強農村公辦幼兒園的建設,并扶持和規范農村民辦園的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