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相繼出臺了系列政策遏制‘小升初’擇校考試之風,但是新政策有了,有的學校又想出新辦法來了。”針對本報去年5月的“‘小升初’考試還在繼續”系列報道,湘潭市政府主任督學、省政協委員郭務強24日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于遏制“小升初”擇校考試之風的建議》提案。
本報報道引起省政協委員關注
針對“小升初”變相擇校考試的現狀,2009年5月15日至24日,本報連續推出了《免試進初中?孩子偏偏考不停》、《“小升初”考試還在繼續,本報記者現場直擊城東某中學“大考”》等系列報道,引起了強烈反響,報道也引起了郭務強委員的關注。作為原湘潭市一中校長、現任湘潭市人民政府主任督學、湖南省政協委員,郭務強深知事情的嚴重性。
“部分學生為了能順利通過培訓班組織的選拔考試,升入相應的學校就讀,不得不參加多期培訓,嚴重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經濟負擔。”郭務強表示,這種現狀如果不加以遏制,國家的政策將形同虛設,并將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對家長和學生都將造成極大的壓力。
教育資源均衡是治本之策
針對“小升初考試愈演愈烈”的問題,郭務強認為,教育資源均衡是遏制“小升初”擇校考試之風的治本之策。他說,家長希望自己孩子接受優質教育的心情非常迫切,而不同學校之間在辦學條件、辦學水平方面發展不平衡,成為一些地方“小升初”擇校考試之風的一個重要誘因。
“現階段必須承認兩個基本的現實:一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校際懸殊過大。有的學校建設投入上億元,有的僅幾十萬元。資源分配的差距,導致生源、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二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家長對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愿望極為迫切,需求增加。如果教育資源均衡,學校之間差別不大,學生自然不會去擇校了。”
為此,郭務強在提案中建議,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要努力改變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局面,另一方面則須抓緊改造薄弱學校,縮小二者之間的差距。
“教師定期輪換”縮小學校差距
“與此同時,要創新校長、教師管理體制,對校長、教師管理實行由縣市逐步過渡到省級教育部門統一管理、統一配置,實現教師資源的均衡化。”郭務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長遠看,解決教育不公問題的唯一路徑是通過各級教育部門持之以恒的努力,使義務教育階段各校辦學條件全部合格,實現校長、教師定期輪換,縮小少數名校與其他學校之間的差距。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地方政府要下定決心,既要有魄力,又要有耐力。除資金向薄弱學校傾斜外,還把許多業務水平高的校長、老師派到弱校。
“目前,過分重視對學生學習分數的評價,是學校教育評估體系的一個重大缺陷,是誘發‘小升初’擇校考試之風的最重要原因。”郭務強在提案中表示,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學校時十分盲目,往往不顧實際情況,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好學校”。這就需要通過輿論宣傳和正確引導,讓廣大家長認識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才是好學校。同時,教育部門必須強化監督檢查、出臺硬性規定,切實加強行風建設,建立教育、制度和監督三管齊下的治理機制,取消任何形式的擇校考試,嚴查違規行為;嚴禁跨區域轉學;嚴禁任何學校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費用,從源頭斷絕各大民校招收生源的動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