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國家二級技能技師職稱的劉智海,從企業出來后一直在一所職校擔任專業課代課教師。近日,劉智海參加湖南省望城縣職業中專的專業課教師招聘考試,并有了正式教師編制,讓他牽掛了6年的教師編制問題終于解決。劉智海的身份變化得益于湖南省新近出臺的《中等職業學校機構編制標準》。
與這個編制標準同時出臺的,還有高等學校機構編制標準,其中包括高職院校編制核定規定。兩個標準出臺前,相當一部分中高職院校還是沿用上世紀80年代的計劃編制數。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這所現有學生1萬多人的高職院校,在新標準出臺前一直沿用20年前的編制數,核定教師編制數只有517個,嚴重不適應事業發展的需要。這兩個標準的出臺,可望為解決湖南省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長期短缺的局面打開一個突破口,對提升職業教育的內涵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這是一項關乎職業教育能不能科學發展、持久發展的制度性工作,只有把制度改革的文章做實,事業才可避免大起大落。”湖南省教育廳廳長張放平說。
為了使全省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對接產業需求,湖南省以集約、集群、集團化發展為策略,強力推進全省職業院校資源整合和水平提升。全省以縣級職教中心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整合縣域內職業教育資源和職業培訓資源。長沙市從去年開始正式啟動“長沙職教基地”建設,征地2000畝,財政投入15億元,以一所高職學院為龍頭,統籌整合7所中職學校的專業,按5個專業群建設5個中職教學區,實現了與長沙支柱產業緊密對接。株洲市正積極規劃建設占地6300畝的“職教科技園”,作為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重點發展區“云龍新城”的起步項目,市政府將職教科技園列入了株洲十大重點工程,計劃總投資45億元。
從去年開始,湖南省就充分利用教育廳統籌管理全省中高職教育的體制優勢,根據全省十大優勢產業、50個產業集群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趨勢與要求,以條件較好的高職院校為龍頭,以產業領域內的規模企業和職業院校為主體,以項目合作和專業群建設為紐帶,按照自愿和互利共贏的原則,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目前,全省已成立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現代商務等16個職教集團。從運作情況看,企業和職業院校積極性都比較高,已有981家單位加盟,其中規模企業538家、職業院校307所,科研院所和行業協會等機構136家,校企已共同商定近兩年訂單培養學生6.1萬人,合作企業接收頂崗實習學生9.7萬人,合作培訓企業員工8.5萬人,教師到合作企業掛職7000人,企業一線專家到職業院校兼職6000人。
為了保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09年年初,湖南省政府發出通知,要求建立對縣級政府職業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制度。這個制度明確了對縣政府職業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的原則、方法、內容、評估程序及結果運用等,計劃2009年試點,2010年至2012年,分三批對全省各縣市區中職發展水平進行一次全面的督導評估。
最近,株洲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組成督查組,對茶陵縣職業教育工作情況進行了視導,并直接向茶陵縣委書記余明剛作了通報,其中特別提出要加大職教資源整合力度,切實發揮好縣職業教育中心統籌、協調的作用。余明剛當即表態:馬上開會專題研究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問題,切實履行好縣委、縣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認真落實好政策性職業教育經費;由縣長、縣職教中心管委會主任,研討整合縣域內各類職業教育資源,統籌、協調各類職業教育培訓資源問題。
湖南省在職業教育制度建設上的一系列建樹,加快了職業教育深度融入產業鏈的步伐,使得職業教育逐漸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