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班規,大多數是老師說了算,要求學生應該怎樣。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第六小學五(1)班的班規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制定、民主表決通過的。125條班規洋洋灑灑6000余字,堪稱史上最詳盡的小學班規。這125條班規中,除了管盡學生的方方面面之外,還有3條是專門管老師的。該校校長蔡炳望日前表示,這種學生自我管理的模式將在全校36個班逐步推開。
學生享有督師權
邾城街第六小學五(1)班的班規前天正式“上墻”,將開始一個月的試運行。記者看到對老師的3條規定:老師必須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教書育人工作,不得無故打罵學生,違反罰向學生道歉;老師不得無故遲到曠課,違反罰掃地一次;老師不得無故拖堂,占用其他課程,違反罰唱歌一首。
五(1)班班主任劉曉琳告訴記者,在制定班規之前,她先找了班上20多名同學進行座談。在座談中,同學們對老師三種行為有看法:一是對學生不公,二是遲到曠課,三是拖堂。針對此,他們特定下三條班規。
“作為老師,我覺得學生們的看法很好。老師應該主動遵守。作為班主任,我和團隊的老師事先一一進行了溝通,他們非常支持,最后就定下來了。”劉曉琳老師說。
據了解,老師違規可以自省受罰,也可以由師生監督。對于監督權,學生可毫不含糊。10歲的羅洋同學說:“我作為一名負責班級事務的管理員,如果發現老師違反班規,我會將老師違反的過程寫在紙條上,遞給老師,并督促老師改正。”
師生共議定班規
“在學校,班主任長期以來就是個苦差事,很多老師不愿意干。究其原因還是工作方法不對。班主任事事都抓在手上親力親為,結果是自己累得半死,更談不上對班級和學生進行發展規劃。”
日前,劉曉琳老師坦言,長期以來自己一直也很困惑。后來,她從教育大家的書里找到方法那就是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班級,自己管理自己。要讓學生管理班級,就要明確管理內容,明確到責任人。
今秋該班班規起草從9月12日開始,起草期間,分別邀請了20多名同學進行了座談,綜合學生反映的情況,制定班規,在班會上進行討論并進行表決通過。該班規現已張貼在教室后墻上,按慣例,班規在試用一月后,還有一次小的調整,調整的內容則由學生自行決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