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商品無人經營,買者只需將貨款放入付款箱,甚至還可賒賬。今年3月14日,武漢高校首個“誠信超市”在華中農業大學開張。近日是超市“半歲”生日,經過結算,除去周末和暑假,超市共盈余521.82元。
作為誠信超市的發起人和“店長”,資源與環境學院團委副書記蔣朝常告訴記者,超市所售貨品主要是筆、紙等文具,“賺頭”基本只有一兩角錢。有如此結余,說明大學生們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很誠實,“這種效果,說實話,出乎我意料。”他說。
超市開張的頭一個月,顧客甚至多投了44.4元。4月9日到13日,因為未出現貨款不夠、貨品丟失、賒賬未付等任何一項誠信污點,誠信超市的“誠信指數”為五顆星(最高等級)。
誠信超市也出現過虧損。“第二周貨品成本62.4元,收入62.4元,盈利為零。”蔣朝常介紹,在開張第六周甚至虧損了最大一筆——40.2元。“這種情況我也能接受。”在蔣朝常看來,從誠信超市里買東西,會不會主動付款是一個踐行誠信的過程、一次心靈之旅,“也許是有同學忘了,也許是有同學賒賬,下周會再還回來”。
雖然盈余極為有限,但蔣朝常仍將履行超市成立時的承諾:將盈利用于資助校內貧困生,“可能每個人只能受助20-30元,再獲得一本誠信、勵志方面的書籍。但我們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盈利,而是培養大家的誠信意識”。
蔣朝常也曾接到銀行、企業等單位發來的請求,希望借助誠信超市做廣告,但均被拒絕。他希望誠信超市沒有商業氣息,在“純而又純”的大學里發展下去。
“下一步我們希望能改變超市簡陋的現狀,擴大規模,或者引入室內。”蔣朝常說正在與華農附小聯系,希望超市“分店”能進駐,“慢慢擴大誠信意識的傳播”。
(來源:荊楚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