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高中生課桌上堆滿了學習資料,太恐怖了。”5日,香港劉永生中學的30名學生受邀赴漢口鐵中交流,江城學生的學習壓力令香港學生為之咋舌。
這次來漢交流的香港學生包括中一至中五各年段(相當于內地的初一至高二年級)。在5日的活動中,香港中學生和漢口鐵中學生一起上舞蹈、美術等興趣課,體驗了一把內地中學生的課外活動。
然而,當坐在教室里一起上課時,香港中學生大吃一驚。“學習資料高高地堆在課桌上,太恐怖了。”劉永生中學中三學生趙衍晴向記者傾訴。趙衍晴特意拉開一名學生的抽屜“參觀”,發現課桌里面也全是書本。“光是英語詞典就有兩本了,太不可思議了。”趙衍晴說,自己的學習資料也不少,但一個抽屜就能裝下,書包也遠沒有武漢學生那么重。
在香港,中學一般下午四點左右放學,其余時間學生可參加各類興趣班。趙衍晴說,自己的課外時間安排得很豐富,彈古箏、學游泳、拉小提琴、打乒乓球。相比之下,江城學生就沒那么輕松了。漢口鐵中高一男生段勁松稱“香港中學生的生活令人羨慕。”他告訴記者,自己每天在校時間比香港學生多4個小時,除了學習,根本沒時間參加課外活動。
率團來漢的老師黃佩雯說,香港也有高考,中學生的壓力也不小。跟內地比,香港的本科升學率并不高,每年僅18%左右。這意味著,每年高考只有少數學生能順利升入大學讀本科。但是香港學生從不去爭擠高考“獨木橋”,家長一般也很少在孩子面前“念緊箍咒”,相反,大家淡定看待高考。這是為何?“香港的職業學校很多,在學生和家長看來,考不上本科,掌握一門技能也是成才之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