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聯合開展的“2014年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在鄭州大學啟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焦開河,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謝經榮及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出席啟動儀式。副省長王艷玲致辭。
活動將持續至28日。同期舉辦的河南省民營企業專場招聘會中,有近700家民營企業和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2.3萬個,當天吸引1.1萬人求職,初步達成就業意向6000人。
□本報記者
宋敏郭海方
“找工作時,很多同學只認準‘國企’、‘名企’,因而‘高不成、低不就’。殊不知,廣大民營企業為我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空間。”在“民企招聘周”活動現場,鄭州大學2014屆畢業生韓一博說,大學生應該轉變就業觀念,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崗位,要干一行愛一行。
據統計,今年我省高校畢業生人數為48萬,加上往年沒找到工作的,今年高校就業人數將突破55萬,截至4月底,簽約率只有四成,就業形勢相對持緊。
民營企業成新增就業主渠道
“民營企業過去被認為提供就業崗位質量不高,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省人社廳就業辦主任李甄表示,尤其近年來,大批具備高科技、高技術的新興產業類民營企業入駐河南,提供大量的知識型崗位。民營企業的運營、分配機制更為靈活,更適合一些有創業意識的人去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我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產值占全省GDP的60%,吸納就業占從業人員總量的70%,民營經濟作為民生經濟、活力經濟,已經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吸納就業的主渠道。
“特別是‘三大國家戰略規劃’扎實推進,我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民營企業創造了更加難得的機遇,為各類人才就業創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副省長王艷玲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說,我省將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民營企業發展騰飛,使民營企業成為促進就業的堅實平臺、成就人才的一方沃土。
供需雙方轉變觀念才能促進就業
“我已經在網上報過名了,今天接到通知來應聘一家知名民企的儲備干部。”25歲的小朱畢業于河南職業技術學院,他剛從工作了近兩年的一家國企辭職。“一些規模較大的民企更能鍛煉人。”小朱說。
“今明兩年,我們需要2500名管理人員,2萬名基層人員。用人需求多元化,涉及市場營銷、物流配送、財務會計等各個領域。”前來招聘的丹尼斯集團總經理蔡英德說,不少人愿意到民企就業,就是因為在這里很容易找到自己施展才華的機會。
“以前民企在招人方面重視程度不夠,但現在,技術類、專業性人才尤其緊缺。”一家以生產銷售照明設備的公司負責人表示。
為了吸引、留住人才,不少民營企業也不斷提高福利待遇,規范管理、主動宣傳。記者注意到,今年招聘會上的薪資水平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有的公司還設立千萬元互助基金,用于員工父母養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有的企業還承諾與多所高校合作,每年拿出一定的經費,幫助員工提高學歷水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